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寒假補課成『標配』 補與不補,家長孩子都『糾結』
2019-01-24 08:37:4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廖君 王瑩 鄭天虹 仇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補與不補,寒假補課戳中了誰?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記者廖君、王瑩、鄭天虹、仇逸)每天上午補習3小時的數學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4門課一天連著上,寒假只能玩幾天……又是一年寒假季,卻儼然成了『第三學期』。

  火爆的寒假補課是彎道超車、培優提分的法寶,還是拔苗助長、令孩子生厭的負擔?寒假生活該如何『點亮』?記者在多地進行了走訪。

   盼到寒假,補課成『標配』

  平時每天6點半起床的上海一所中學初二女生小馬,原本盼望著假期能夠睡到自然醒,沒有想到從寒假第一天開始,她依舊要6點半起床趕去上8點半的補習班。『其實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假期能有這麼幾天,能夠睡到自然醒,看看小說,跟同學一起瘋玩,不用再刷幾何、力學、文言文這些題。』小馬說。

  和小馬一樣,即將迎來『小昇初』的上海市民陸女士的兒子,寒假第一天就進入每日補課生活,直到臘月二十七告一段落,春節休息幾天後還要繼續上課。

  面對記者發出的寒假裡面哪天孩子可以不用上補習班的詢問,陸女士說:『好像也就除夕和年初一到初五那幾天了,和班級同學相比,我還給他留了幾天玩呢。』

  記者詢問幾位中小學生家長發現,早在寒假開始前兩個月,很多家庭都已經為孩子報好了補習課程,一般春節前上課到臘月二十九,節後初七開始上課,一直到開學,堪稱與校內課程和春節民俗的『無縫銜接』。難怪一些中小學生抱怨,寒假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三學期』。

  武漢一家培優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一年級的學生也加入補習班的大軍中。有些孩子一天上3門課,有的初中生語文、數學、英語、物理一天4門課連著上。午飯家長直接點外賣送到教室來,既不耽誤時間又放心。

   補與不補,家長孩子都『糾結』

  『孩子回家說,班裡幾個要好的同學都報了寒假培優班,自己要是不報班,開學後就會被同學落下。』沈陽家長彭女士說,不少家長抱著不願孩子落後的心態報了寒假培優班。

  真心不想讓孩子補課,可是又不敢不補,成為不少家長的最大糾結。『我同事的孩子也是讀初二,人家從初一年級就開始補習物理。』武漢市民游女士的女兒讀初二,她擔心孩子在1年後的中考難以取得好成績,提前兩個多月就給女兒報了某知名機構的寒假補習班。盡管精心准備,但游女士心裡也沒有底:『我也不知道這些補習班能不能幫孩子提高成績。』

  孩子上四年級的廣州的劉女士,是大家眼裡的『佛系』媽媽,盡管兒子班上其他同學都在早出晚歸地培優、補習,她都不為所動,每個假期都是讓孩子做完學校布置的作業就算了,但這個學期,『孩子期末數學考了倒數,看來我也必須加入補習大軍了。』

  補課,很多孩子也不買賬。『我討厭上培訓班。因為我的同學都在上培訓班,也不能和我玩,我不喜歡上完培訓班還要寫作業,也不喜歡培訓班每隔幾天的考試檢測。』三年級的沈陽小學生洋洋抱怨說。

  上補習班,讓家長錢包也不輕松。『培訓老師勸孩子寒假上加強班,說是孩子基礎好,應該進一步提昇。加強班1小時收費每人300元,一個假期20次課就是6000元,比平時貴不少。』沈陽家長張女士說,補不補,家長都得費心『掂量』。

   多彩的寒假,如何點亮

  年年呼吁讓孩子過一個正常的假期,但補課仍然年年火爆,孩子假期依舊不輕松。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說,很多培訓機構熱衷於傳遞給家長各種壓力,而高強度、填鴨式的培訓方式,並不符合教育規律,效果很差,甚至會招致孩子對學習的厭煩,補課應該因人而異。

  『寒假不能變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武漢一所中學負責人表示,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利用寒假重點補習弱項未嘗不可,但是盲目培優並不可取。家長和孩子不妨一起制定寒假學習計劃,既保證適當的學習時間,又鼓勵孩子參加一些以培養興趣為目的的活動,如戶外活動、旅游和親子閱讀等。

  多位中小學教師認為,孩子只要在正常的上課時間跟上學習進度,成績就不會出現問題。即使孩子一時成績不好,也應根據情況『對癥下藥』。在孩子完成假期作業的同時,家長應增進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在游玩過程中釋放壓力,拓寬視野。

  為了讓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江西、山東、江蘇、重慶等地的教育部門下達寒假補課『禁令』,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教師違規補課,嚴肅查處『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以務實的舉措、實際的行動為學生『減負』。

  沈陽市遼中區教育局要求,小學1-3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4-6年級經班主任與家長協商後,可布置協商性書面作業;初中7-9年級可根據校情、學情,布置選擇性書面作業。鼓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志願服務和勞動活動,以小視頻或照片等形式記錄下來,便於教師評價學生作業完成情況。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