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放歌鄉村教育 演繹精彩人生
2018-09-10 13:54:00 來源:黑龍江省教育廳  作者:姜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姜利,來自大慶市肇源縣超等蒙古族鄉學校。很榮幸能向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匯報我的工作。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放歌鄉村教育,演繹精彩人生》。

  2001年,我帶著對鄉村教育事業的美好夢想,中師畢業後成為了超等蒙古族鄉自由村小學的一名教師,幾經學校布局調整,現任教於超等蒙古族鄉學校小學部。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17載的風風雨雨,17載的歲月年輪,收獲著從教的豐收喜悅,綻放了一個中師生的芳華,堅定了我紮根鄉村教育的信念。我把理想信念、高尚品德、愛生之心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寫在了三尺講臺上,在自己酷愛的教育沃土上耕耘著,用全部的心血澆灌著稚嫩的幼苗,用豐碩的育人成果譜寫著華美的青春樂章。

  一、敬業奉獻,癡心不改,用實際行動踐行終生從教的諾言

  自參加工作那天起,我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敬業奉獻、孜孜不已,17年如一日,每天早出晚歸、以校為家、任勞任怨。從教之初鄉村經濟條件落後,交通狀況不好,記得我在自由村小學任教期間,因為當時是土路,所以每逢雨雪天我都要步行十幾裡路上下班。2004年11月,正值我懷孕4個月,一天氣溫驟降,下起了雨夾雪,道路泥濘不堪,公婆都勸我請假在家休息一天,可我說什麼也不肯,而是說服丈夫陪我一起步行去上班,一路上丈夫一直攙扶著我慢步而行,一步一滑地向前走著。路面上滑就到路兩旁的草地上走,草葉上結滿了小冰珠,就趟著小冰珠一路前行,走了一個多小時纔到學校。到了學校後,我的鞋子濕透了,腿和腳也腫了,手和腳冰冰的,學校領導和老師看到了都說:『你真傻,這麼糟糕的天氣就不要來上班了,出事就晚了。』

  女兒戒奶後,由於工作忙,孩子只能和老人住在一起,每周只能看她一次。2008年,女兒突患急性肺炎,很嚴重。考慮到當時剛剛接手一個差班,有很多工作等著要處理,我又一次在學生和女兒之間選擇了學生。父母、公婆連夜帶孩子到哈爾濱兒童醫院就診。在醫院的病床上女兒與病痛相伴,此時此刻她多麼需要媽媽的陪伴。還記得那天是媽媽20幾年來第一次指責了我,當時老人很激動,她哭著對我說:『你這個媽媽太不稱職了,孩子病得這麼嚴重也不管,這麼小的孩子吃了這麼多苦,我們幾位老人都不忍直視。每次孩子哭嘴裡都念叨著媽媽,特別想媽媽,心心念念的都是你這個媽媽。孩子真是太可憐了,你這個媽媽太殘忍了!』此時此刻,電話另一端的我已泣不成聲,哽咽著說:『媽媽,我對不起孩子,請原諒我!因為好好是老師家的孩子,做老師家的孩子都這樣。捨小家顧大家是我們所有教師人的情懷。』女兒病情好轉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來學校找我,淚眼模糊地對我說:『媽媽,我想你!』面對女兒消瘦的面龐,一股揪心般的疼痛,淚如泉湧,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緊緊地抱住女兒。內心充滿著愧疚地說:『孩子,媽媽愛你,也愛我的學生,你和我的學生都是我內心難以割捨的情懷。』如今女兒已經長大了,已經是一名優秀的中學生了,她經常對我說:『媽媽,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女兒都是最棒的,你不用為我分心,繼續努力工作吧,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今年女兒生日那天,是我的晚自習,所以我給女兒寫了一張字條,以表歉意:『寶貝女兒,首先媽媽祝你生日快樂,很抱歉媽媽又不能為你過生日了!一直以來你都是媽媽眼中的乖乖女,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媽媽的我欠你的實在是太多太多,多得我都會愧疚地流淚,無法彌補。正如大家所評價的,我是一個的的確確的「多無媽媽」!相信你一定會原諒媽媽,理解媽媽的!』當晚,女兒回信中這樣寫道:媽媽,您知道嗎?周圍的人都說您就是為教育而生的,小小的飯量,瘦瘦的身體,卻發揮了大大的能量,您就是『小鐵人』。我有一位『工作狂』媽媽,不知道是自己的驕傲呢,還是自己的不幸呢,我曾一度陷入困惑。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您一點也不關心我,一點也不愛我,我的衣食住行由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全權負責,每次我生病看病,打針吃藥,您從來沒有因為我生病了請過一次假。您每天下班回到家後除了備課,批改學生的作業,還要學習,我們之間很少交流。我時常埋怨您對我關心得太少,把本應該屬於我的愛都給了您的學生。漸漸地我讀懂了您,這就是您口中經常說的不能誤人子弟的表現吧,並且開始體諒您、關心您、支持您。當我得知您為了工作很晚入睡,看到您帶病上班,坐在椅子工作睡著時我都會忍不住留下眼淚。作為您的女兒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學習上、生活上變得更優秀,讓媽媽放心。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今天我要自豪地對您說:『媽媽,我為能有像您這樣優秀的媽媽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此時,我已淚流滿面,我沒想到女兒會對我做出這麼高的評價,沒想到女兒會如此理解我,這是我等待了14年的聲音,今天終於在女兒的書信中得到了答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麼多年能為女兒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聽了女兒的話很心酸,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欣慰!

  超等蒙古族鄉中小學整合後,成立了超等蒙古族鄉學校,這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此時我從偏遠的村小學回到了鄉所在地學校工作,繼續承擔小學語文、數學兩個學科的教學工作,繼續擔任班主任。備課上課,管理班級,早出晚歸,我從無怨言,克服了家中的一切瑣事,就連家裡裝修房子,母親手術住院,我都沒有請過一天假。但是,天有不測風雲,2012年春天,我被確診為雙側乳腺瘤,醫生建議我馬上手術,當時我眼前一片茫然,更多的是恐懼,我害怕,特別害怕!害怕自己手術後就不能正常工作,就不能給孩子們講課了。我很難接受這個事實,於是倔強的我拒絕了手術,推遲了自己治療的時間,3月1日回到學校正常工作。直到2013年2月寒假期間,我的病情加重了,在家人、學校領導地勸說下纔到吉林油田總醫院做了手術。術後,醫生、家人、學校領導,以及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建議我休假靜養。在醫院的病床上,我惦記的還是我的學生,於是我放棄休假靜養,說服了婆婆和丈夫,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學校,回到學生身邊。由於進行的是雙側乳腺瘤手術,術後醫生重點強調手臂不能高舉,半年內不許提重物。只動口講不動手寫板書這樣講課的效果也不好,我不能因為自己的情況而剝奪學生一天受教育的權利。所以每天只要講課我都會盡力寫板書,雖然板書不比從前規范,但已經達到了我的極限了,超出了醫生的醫囑。有一次,我因為寫粉筆字舉臂過高而導致臂膀兩側腫得特別嚴重,當時手連筆都握不住了。我實在忍受不住那種鑽心的疼痛,下意識地蹲坐在了講臺上,那次堅強的我在孩子們面前哭了。當時孩子們一擁而上,哭著、喊著:『老師,您怎麼了?您千萬不能有事!』還有的孩子哭著說:『老師,今後的板書由我們來寫,我們只要您健康,每天看到您就好!』

  周圍的人對我的這種做法很不理解,面對別人的好言相勸我總是報以感激,但我內心想的還是工作,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是值得的。只有外在的『傻』,纔能有源於內心的美。做人師,更要做最美的教師。

  二、至真至善,傾情付出,把特別的愛給特殊的學生

  17年的風雨教學路,17年的從教生涯,我終生從事鄉村教育的思想沒有變,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慈母般的心態,教好我的每名學生。每周周一的早晨很多乘校車的同學都吃不上早餐,我會早早起床為他們准備早餐拿到學校給他們吃。小同學不會拉拉鎖、系鞋帶,我會一個個幫他們拉好、系好,哪名同學違反了課堂常規,我會如朋友般和風細雨地同他們談心。這些平常的小事如金色的陽光溫暖著學生的心田。

  特別是那些貧困留守兒童,我都把他們視為重點關愛的對象,給他們知識,給他們向上的精神力量。面對這些孩子,我總是慷慨解囊,有時給他們交伙食費,有時為他們購置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安心學習,力爭不讓每一名學生掉隊。

  因為交通不便,不少路途遙遠的學生只能在校住宿。由於學生年齡小,明顯感到不適應,有的就寢後十一、二點鍾還哭喊著要回家,這時我總是及時趕到學校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有時甚至和孩子們一起住在寢室。對於生病的住宿學生,我更是走在了家長的前面,及時送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把他們帶回家精心照顧。我還經常為住宿學生梳頭、洗衣服、縫衣物,並把他們輪流領回家吃飯、小住,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體驗母愛的溫度。

  特殊的愛應該給特殊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優生培養和學困生轉化工作,定期家訪,就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以及發展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采取措施,共同教育好孩子。班內有個叫洋洋的同學在上二年級的時候由外省轉入,這名學生年齡偏大,學習成績很不理想,再加上對環境陌生等原因導致孩子性格更加內向。發現這個苗頭後,我及時和家長溝通,與家長一起研究制定轉化方案,並且專門為她制定了學習計劃。我經常利用早晚自習和課餘時間為她查缺補漏,同時還采取用優生帶差生的方式進行幫帶。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她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昇,並且成績開始穩定。

  源源同學是一名極為特殊的孩子,最開始的時候生活不能自理,不會寫字,於是我每天耐心地指導他生活方面,指導他學習。從生活細節上指導他,系扣子、拉拉鎖、系鞋帶、整理學習用品,督促他下課時要及時上廁所,上課鈴響了回到教室上課不能到處亂跑等等。學習上,從每天教他寫會一個字開始到會算一道題,一遍不會就手把手三五遍反復地教,姓名裡的三個字就教了無數遍,我的不厭其煩贏得了源源情感上的依賴。為了不讓源源感到孤獨,我發動班內的同學玩兒的時候帶上他,鄰桌同學在課餘時間教他算題、寫字。為了源源能夠健康發展,我從他的品行抓起,希望他將來能以健全的人格立足社會。現在源源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基本的生活能自理了,會寫簡單的生字,會背十幾首古詩,會算簡單的數學題,還會背《弟子規》中的片段。並且他性格開朗、樂於助人,熱情地幫助他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了我們學校的『愛心小名人』。看到源源的進步,我的內心是滿足的、幸福的!

  琪琪同學因患『先天性心髒病』住進了省醫院,從孩子在課堂上發病到被送往鄉、縣級醫院,我始終張羅在前。背孩子,自費打車,為琪琪同學墊付醫藥費,為孩子贏得了重生的希望。琪琪在哈市住院期間,我每天好幾個電話打去安慰孩子,多次為她捎去看病的費用,買上琪琪愛吃的營養品……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始終不歧視,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名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及悲觀情緒,爭取讓他們在小學階段都能夠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在我的傾情努力奉獻下,從教17年來,我所帶班級學生一個也沒流失,鞏固率100%。

  三、建塑品格,創設載體,讓立德樹人落地生根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一個高度重視塑造學生品德行為的教育者,纔是孩子們追求的真正人師。從經師到能師再到人師的追求,我曾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路程。初入探索之路,我就把探索目標定在了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主線,輻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制定了小學階段的《養成教育計劃》,從背《弟子規》開始,用理論指導學生實踐。在一至五年級的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確立了不同的德育目標,如一年級側重坐姿、站姿、行姿等基礎儀表禮儀培養;二年級側重言談舉止禮儀培養;三年級側重校園文明禮儀培養;四年級側重家庭文明禮儀培養;五年級側重於社會公共文明禮儀培養。通過實驗與探索,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已大見成效。

  2010年,班內從外地轉來一名叫樂樂的學生,他不但學習成績不理想,生活習慣特別懶散,特別隨意。上課不認真聽課,課下和同學動嘴動手,為此大家都不願意和他同桌。針對這種現象,我從培養他良好的習慣入手,教他如何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如何注重儀表禮儀等。剛開始效果不是很理想,於是我便去他家裡走訪,希望能取得家長的配合,我發現他家裡特別髒亂,父母在江灣打漁,無暇顧及孩子。於是每逢假日,我就帶領學生到他家裡幫助打掃衛生,並且讓班內的同學與樂樂結成幫扶對子。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樂樂同學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習慣養成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的舉措深深地打動了樂樂和樂樂的家長,他的父母感激地對我說:『姜老師,我們佩服您!老師就是老師,您不但改變了我們的孩子,也改變了我們家長的家庭生活觀念。您為我們家長補上了一節我們所缺失的人生教育課。您不但是我們孩子的老師,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感謝您!』家長的一席話,溫暖了我,鼓舞了我要用真摯的心建塑學生的品格。經過我多年不懈的努力,我所教過的每一屆學生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行為習慣養成都很突出,得到了領導、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在建塑學生品格上,我不斷創設德育活動載體,注重內容不斷鮮活,德育培養方式不斷創新,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具體活動中,落地生根,接地氣。為了開放式地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的品德行為成果有所展示,我便借助微信平臺進行展示交流。如通過學校食堂就餐《光盤行動》教育學生拒絕剩飯剩菜,珍惜每一粒糧食。瑤瑤同學家庭生活條件特別好,在食堂用餐總是挑飯撿菜,並且還經常剩飯菜,於是我便通過班會課給孩子們講珍惜糧食的故事,教育他們一菜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現在瑤瑤同學不但自己不剩飯菜,回家也不讓父母剩飯菜。通過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學生體會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在開展的《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活動中,教育學生要像雷鋒那樣,時刻想著國家,想著集體,做公而忘私的人,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為此,我們班級爭做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然然同學過去很自私,通過參加學雷鋒活動,她成為了助人為樂小標兵。通過我的帶動,現在全校師生都加入了微信平臺,就各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品德修養,習慣養成等在家長中,在社會中進行展示交流。

  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建塑學生美好的品格,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偉人的風采,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樹立核心價值觀。特別是我組織開展的『書香班級』課外閱讀活動,效果顯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習作能力、知識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昇。我特別注重課外閱讀形式的多樣化,從低年級時的『親子閱讀』、『睡前閱讀』,到中年級時的『師生閱讀』、『百日閱讀』,再到高年級時的『快樂閱讀』、『讀書漂流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班級開展的課外閱讀活動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每天借助微信平臺對孩子的閱讀情況進行展示交流,使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更有效。與此同時,我在班內還開展了特色閱讀活動——誦讀國學經典,讓每個孩子在特色閱讀中感悟《唐詩》、《宋詞》、《詩經》、《論語》、《弟子規》等優秀傳統文化的韻律美、古典美、時代美,迸發出傳統文化思想教育的燦爛光芒。如通過學習《弟子規》,使孩子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的物品擺放要有明確的位置,不要太隨意,使孩子們改掉了從前亂放學習用品的壞習慣。還讓孩子們明白了生活要懂得感恩的道理,每逢父親節、母親節,以及父母的生日,孩子們都會親手為父母制作一份禮物,為父母洗腳、倒茶、捶背等。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能主動幫家長做家務了,這就是孩子們懂得感恩的再現。

  通過社團活動建塑學生美好的品格。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地感到孩子們課餘生活的貧乏,如果把折紙類手工引入社團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還能讓他們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開擴眼界,培養孩子的動手力、想象力、專注力和創造力。於是,我成為了孩子們折紙社團活動的輔導老師,折紙活動已經開展三年了,經孩子們的小巧手折出了豐富多彩的作品,從一年級時折簡單的單幅作品到二年級時折稍微復雜的組合作品,再到三年級時折三角插工藝品,每每看到孩子們的折紙作品我都特別地感慨,慨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折紙社團授課形式多樣,由原來的老師指導到後期的學生指導,大大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每逢節日,孩子們都會把自己的折紙作品,配上祝福語,作為禮物送給親人,成了孩子們感恩回饋的佳品。

  我開展的德育主題教育和『書香班級』課外閱讀活動得到了市、縣級領導的認可,現已在我縣全面推廣,並且作為我校創建市級德育基點校主要項目。

  四、潛心學習,精准教研,用新理念新方法詮釋教學

  從教17年來,我深知一名鄉村教師光有敬業精神、高尚師德還不夠,還必須有紮實的學識和教學水平,這纔是對教育的最好詮釋。我一方面以授好每一節課,教育好每一名學生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以適應教學工作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從初執教鞭到如今已是17個春秋,從懷揣夢想的學子到充滿激情的青年骨乾教師,這中間經歷了許多的坎坷,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從不感覺自己是最優秀的,但是我願做最努力的。正如滴水穿石那不是水滴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渴望能走出去學習,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縣、校領導把我作為典型教師培養,近年來,我先後奔赴北京、上海、長春、哈爾濱等地參加培訓。培訓班裡留下我刻苦學習的身影,觀名師現場作課,聽名師分享成果,讓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策略,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風格。

  我常常因為研究一個教法,一個學法,一直到深夜,已記不清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了。通過多年深入研究與探討,我總結出了拼音教學『三步法五步走』、『163』語數教學模式、預習導學單等,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認可。2007年9月,在《現代語文》期刊上發表文章《讓作文回歸兒童生活》;2010年5月,在《成纔之路》期刊上發表文章《如何設計小學數學作業》。2013年,我執教的《小珊迪》一課榮獲省級『精英杯』賽課特等獎的殊榮;2015年,在全市名師巡講活動中,我執教的模式課《鴿血染紅的求救信》榮獲市級一等獎;2015、2016年,我連續兩年在『一師一優課』評比選活動中,榮獲國家級優課。

  近年來,作為科研課題實驗教師,我參與了國家級科研課題《『少教多學』在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省級科研課題《基於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市級小課題《小學低年級學生漢字書寫問題與對策研究》,市級德育課題《小學德育主題教育中實施立德樹人的途徑和方法研究》。多項科研課題實驗豐富了我的教學實踐,積累了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汗水和耕耘攜手同行,成功與收獲相伴而至。無言的付出,得到了有聲的回報,我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科研先進個人』、省級首批『四有』好老師、省級『語文優秀教師』、省級『教學能手』、市級『模范教師』、市級『師德標兵』、市級『骨乾教師』、市級『骨乾班主任』、市級『班主任帶頭人』、市級『教學先進個人』、肇源縣『名教師』等榮譽稱號。現在我還擔任大慶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助理、大慶市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縣級小語兼職教研員。今年,我被評為黑龍江省第14屆運動會火炬手。在『龍江教育鄉村行』的活動中,國家、省十家電臺曾報道了我的事跡。我的事跡還曾被市、縣電臺多次報道。我覺得組織給予我的實在是太多了,我不要金杯,不要銀杯,只要老百姓的口碑。從教17年來,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我的認可,對我的高度評價,就是我得到的最高的榮譽。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榮譽只代表過去,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為生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作為一位普通的鄉村教師,我決心把幸福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用自己的努力踐行著自己的人生夢想,為教育傳遞正能量,為孩子傳輸正直、誠信和智慧。我願立足鄉村教育,用真誠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大的仁愛之心、紮實的學識水平,演繹精彩的人生。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