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山東農業大學: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2018-05-09 08:52:41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國教育在線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農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代表和委員的關注焦點。為更好服務山東省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5月8日,山東農業大學揭牌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整合校內『三農』問題研究機構,協同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旨在建立鄉村振興戰略高端智庫,為地方農業發展提供從政策諮詢到成果推廣等方面的服務。

中國工程學院院士束懷瑞與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為鄉村振興研究院揭牌

  當好山東省的農業『人纔庫』 『輸血』與『造血』並重

  一說到農業,人們腦海中總是揮之不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農林類技術人員不足、從業人員學歷層次較低等問題制約著現代農村和農業產業的發展。在農業科研人纔培養方面,山東農業大學堅持培養和引進並舉,『輸血』與『造血』並重。

  據學校黨委書記徐劍波介紹,山東農業大學相繼啟動實施了一系列人纔培養計劃,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專項支持:如以培養院士和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為目標的人纔『築峰』計劃,遴選了12名優秀人纔,每年資助經費60-80萬元;『傑出青年人纔』培養計劃,遴選19名優秀青年教師,每人每年支持15萬元;青年教師基金項目每年投入300萬元,讓青年教師自選題目開展研究;實施人纔分類培養,推進卓越農林人纔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選拔優秀學生進入『齊魯學堂』,促進科學研究與人纔培養一體化等等。另外,學校還一直堅持選拔中青年骨乾教師到國外一流大學、國內重點高校做訪問學者或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為他們成長提供更多的歷練機會。

  如果說本校人纔培養的不斷完善可以稱之為『造血』的話,那麼優秀人纔引進就是『輸血』。在人纔引進方面,學校投入1億元的人纔資金,加強實驗室和住房等條件建設,對特殊人纔堅持『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根據不同情況兌現科研和生活等相關待遇,提高了對優秀人纔的吸引力。學校充分發揮12個博士後流動站的人纔儲備作用,推出了博士後師資制度,擴大規模,提高待遇,保證其年收入不低於12萬元,吸收了不少優秀博士後出站人員留校工作。

  這些措施不僅使山東農業大學成為了高層次人纔的聚集地,更做大了學校人纔存量,為打造山東省農業『人纔庫』提供了有力保障。

來自全國近40家重點網絡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參觀校史館

  當好山東省的農業『科技庫』借創新平臺開展服務研究

  目前,山東農業大學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更擁有超過5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借助學校的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苹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土肥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山東農業大學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需求,將組建若乾科技創新團隊,著力從服務現代高校農業等方面開展研究。

  據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憲省介紹,在服務現代高效農業方面,山東農業大學將『用現代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等提昇農業科學,重點圍繞生物種業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土壤健康與環境、食品安全、節水節肥節藥、智慧精准農業等領域實現一批關鍵技術、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重大突破。』張憲省告訴記者,這些領域裡的突破將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推動山東重要農產品產業鏈延伸,優化山東全域生態鏈布局,增強山東農業核心競爭力。

  在種植、養殖、園林、資源環境、村鎮建設、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農業大數據等領域,山東農業大學將構建與社會科技創新鏈深度融合的對接平臺,推進研究成果轉移轉化:高標准建設山東省小麥玉米周年高產高效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果蔬優質高效生產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綠色低碳畜牧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大數據與農業精致化市場服務協同創新中心……山東農業大學的服務團隊將著力支持山東省特色產業基地、現代種業、交易平臺等建設,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強力助推現代農業高效發展。

  張憲省表示,面對鄉村振興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戰略,山東農業大學的目標就是要當好山東省的『人纔庫』、『成果庫』和『智力庫』,真正履行好社會主義大學的使命擔當,努力成為新時代科教領域的主力軍、主引擎、主標杆。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