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山東農業大學這兩項最新科研成果 將影響國人的飲食健康
2018-05-09 08:52: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作者:李華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國青年網泰安5月8日電(記者 李華錫)『雞肉是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類產品,因其營養價值高、價格低廉而深受歡迎。雞又是最容易發生病毒性腫瘤的動物,由於禽腫瘤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且具有傳染性,我國雞群腫瘤性病毒感染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新聞發布會現場,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崔治中通過PPT講解和案例分析,向在場的媒體發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現場嘉賓報以熱烈掌聲。

  今天上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新聞發布會在山東農業大學舉辦,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學校公布了兩項重大科研成果,分別為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團隊的『苹果和梨新品種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及應用』、山東農業大學家禽腫瘤病研究團隊的『禽病毒性腫瘤病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應用』。

  在公布的兩項科研成果中,禽病毒性腫瘤病綜合防控技術及推廣應用創建的禽白血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創立了我國第一個不用疫苗預防免疫的畜禽疫病防控模式,有效控制了禽白血病在我國的流行,研發的雞馬立克氏病新型基因缺失疫苗居國際領先水平。苹果和梨新品種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及應用,實現了苹果和梨產業優質品種的培植和維持,創建了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體系。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李華錫攝

  防控家禽病毒保障餐桌安全

  崔治中教授介紹說,山東農業大學家禽腫瘤病研究團隊研究揭示了禽白血病在我國雞群中的發生和流行規律,建立了我國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資源庫,制訂了診斷技術國家標准,成功建立並推廣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禽白血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禽白血病綜合防控技術已在我國65%以上的祖代白羽肉雞和60%以上的祖代蛋雞推廣應用,顯著減少了由該病帶來的經濟損失,有效保障了我國家禽產業的安全生產與可持續發展。

  在對禽白血病檢測技術、感染和傳播途徑、病毒與不同遺傳背景雞群多樣性及其相互作用等各方面深入綜合研究基礎上,該團隊完成了適於我國原種雞場淨化的技術方案。目前,該技術方案分別在我國最大的蛋用型種雞場和黃羽肉雞的原種雞群中實現了徹底淨化禽白血病的成功示范,並在全國多個黃羽肉雞和蛋雞原種雞場有效地廣泛推廣,經濟效益超過一百億元。

 

圖為崔治中教授作匯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李華錫攝

  記者了解到,馬立克氏病是雞的另一種腫瘤病,與禽白血病不同,該病主要依靠疫苗免疫防控,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使用疫苗預防的腫瘤性疾病。然而該病毒毒力在疫苗的選擇壓力下不斷演化變強,目前已在世界范圍內分離到多株特超強毒株,疫苗保護效果不斷受到挑戰。

  2011年,山東農業大學家禽腫瘤病研究團隊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從雞體內分離到整合有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長末端重復序列的重組雞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此後經過連續十幾年的努力,利用一系列復雜的基因工程操作技術,獲得了敲除馬立克氏病病毒腫瘤基因的疫苗候選株,通過大量實驗證實該疫苗免疫效果優於市場上國內外生產的所有不同廠家疫苗。相關毒株和技術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國際發明專利。相關產品和技術已成功轉讓給國內外多家知名動物保護企業,合同金額總計2600萬元。

  

 圖為陳學森教授作匯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李華錫攝

  培育優質水果提昇生活質量

  陳學森教授表示,苹果、梨是中國人菜籃子裡最常見的水果,也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針對我國苹果和梨產業品種結構不合理、育種周期長、加工滯後、良種良法不配套、勞動力成本高及春旱秋澇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共性問題。

  該團隊以『提質增效和節本增效』為核心,提出並實施了『一舉四得、四品一線』的研究思路,將理論成果轉化為育種技術,創建了表觀遺傳與孟德爾遺傳優勢互補、常規雜交育種和芽變選種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苹果優質高效育種和生產技術體系。

  陳學森教授團隊擁有發明專利53項,育成新品種25個,其中利用『持續多代芽變選種對苹果紅色性狀改良』的方法育成的煙富系列新品種,佔全國苹果栽培面積30%以上;利用『果樹多種源品質育種法』發明專利技術育成的『山農酥梨』新品種,具有鮮食品質優良、加工性能優異、果個大、成熟晚、耐貯藏及抗性強等六大特點,填補了高端市場空白,可實現周年供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山農酥梨』新品種正在全省示范推廣,加快水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新成立的『鄉村振興研究院』牌匾。中國青年網記者李華錫攝

  此外,為更好服務山東省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上,山東農業大學揭牌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整合校內『三農』問題研究機構,協同國內外高校、研究院所,旨在建立鄉村振興戰略高端智庫,為地方農業發展提供從政策諮詢到成果推廣等方面的服務。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