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孫競)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關於加快直屬高校高層次人纔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青年人纔培養機制,建立健全普惠性支持措施,創新青年人纔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善於發現、重點支持、放手使用青年優秀人纔。
《意見》提出,今後,直屬高校高層次人纔發展要堅持黨管人纔、服務發展大局、突出育人導向、激發人纔活力、優化人纔布局和擴大人纔開放等6條基本原則,到2020年實現高層次人纔隊伍規模、結構和質量適應事業發展需求,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推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校人纔制度體系和發展環境。
在加強人纔工作組織領導上,《意見》明確,要認真落實黨管人纔原則,完善黨管人纔工作機制,突出政治標准,嚴把政治方向;建立高校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人纔工作目標責任制,將高層次人纔發展列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述職的重要內容。
在強化高層次人纔培育支持的具體措施方面,《意見》要求,要加強思想理論教育和政治引領,在人纔引進、人纔選聘、課題申報、職稱評審等過程中,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規范要求,實行『一票否決』制;通過完善人纔發展投入機制、加大人纔開發投入力度等方式,加大人纔發展支持力度;通過深入實施國家重大人纔工程、支持高校設立傑出人纔工作室等多種形式,著力造就傑出人纔、領軍人纔及高水平創新團隊。
《意見》還明確要求,今後,直屬高校在加強海外高層次人纔引進時,要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圍繞『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重點引進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高層次青年人纔和急需緊缺青年專門人纔。同時,支持高校面向全球公開招聘院系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在海外建立辦學機構、人纔工作站;建立訪問學者制度,實施多元化、柔性人纔引進機制。
為了充分發揮海外高層次人纔作用,《意見》強調,堅持充分尊重、積極支持、放手使用的方針,鼓勵海外高層次人纔發揮更大作用;支持海外高層次人纔承擔科技計劃項目及課題,深度參與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適度放開外籍高層次人纔參與教學科研獎項評選限制;高校要發揮用人主體作用,完善支持配套政策,為海外高層次人纔在生活上提供更多便利,在工作上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鼓勵高校建立改革試驗區,創新海外高層次人纔組織和管理模式。
在優化高層次人纔考核評價和創新高層次人纔激勵保障機制方面,《意見》要求,要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導向,並根據學科、類型和人纔發展階段,逐步完善體現中國特色、符合國際通行標准的人纔分類評價體系;要改進評價方式,科學設置考核評價周期和考核辦法,激勵高層次人纔投身重大原始創新研究。建立健全有利於提高競爭力的內部分配機制,鼓勵高校實行高層次人纔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績效工資分配方式,統籌考慮引進高層次人纔與現有高層次人纔工資待遇,建立符合實際、水平適當、發展均衡、管理規范的薪酬分配體系。
為規范高層次人纔有序流動,《意見》還明確指出,要加強高層次人纔流動的規范化管理,強化高校與人纔的契約關系和法治意識,落實聘用合同管理;堅持正確的人纔流動導向,鼓勵高層次人纔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流動,不鼓勵東部地區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纔;發揮高校人纔工作聯盟作用,逐步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和人纔流動協商溝通機制。同時,鼓勵高校與科研機構、企業實現人纔資源優勢互補。
《意見》最後強調要加強對高層次人纔的團結、引領、服務,落實領導乾部聯系服務專家制度,班子成員要帶頭聽取專家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密切思想感情聯系。充分發揮人纔在決策諮詢、評審評估、科學普及和知識傳播等方面作用,加強高層次人纔典型宣傳。關心高層次人纔身心健康,提供良好醫療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