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英纔耀龍江·龍江新動力》之『老少「新」人類』-工學博士萬傑:大數據與大夢想
2017-08-25 08:53:19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孫英鑫 劉嘉 許兼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5日訊(記者孫英鑫 劉嘉 實習記者許兼暢) 80後,工學博士,早在讀研時,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在家教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以上。

  讀博期間,他關閉了補習班,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項目中,著手准備第二次創業。

  他是萬傑,2016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的工學博士學位。在校期間,創辦了哈爾濱燃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GE、西門子可以,我們也可以

  從碩士開始,萬傑就是『技術達人』。哈汽輪廠汽輪機發電機組遠程診斷中心平臺,中海油燃氣發電機組工業數據中心(設備性能監測和故障診斷)平臺的設立,萬傑都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截至目前,這些平臺仍然是國內商業化規模最大的工業數據分析項目。

  當時,國內工業大數據這一概念還不是很熱,但相關問題已經顯現。做為能源生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輪機和燃氣機等動力設備,不僅結構復雜、造價昂貴,還具有生產規模大、平臺分布廣、操作過程復雜等特點。安全生產問題是企業的重中之重。

  當時的工業大數據分析業務是由GE、西門子等國外廠商負責,要將運行數據傳送到國外,因此在國內廣泛應用的局限性很大。

  『GE、西門子可以,我們也可以』。開發一款與國外產品想媲美的新一代的工業大數據分析服務平臺,萬傑抱著這樣的信念,開始了新的征程。

  給機器看病 研發智能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2015年對於萬傑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和熱潮席卷龍江。也就是在這一年,萬傑的創業方向更加明確,創新之路愈走愈清晰。經過一年的努力和200多個連續日日夜夜的工作,一套我國自己的成熟的工業大數據分析平臺正式問世。

  從『消失』的大額尾款到銷售協議金額近千萬

  坐在記者對面的萬傑,看上去些許帶著『傳奇』的光環。萬傑告訴記者,企業在初創時也曾遭遇困難重重。有一次,萬傑與某企業簽訂了一個上百萬的檢測項目協議,為能讓項目盡快落地,萬傑帶領團隊研發人員日夜加班整整乾了一個多月。不想天有不測風雲,在檢測項目剛剛進行到一半時,不知何種原因企業突然終止了合作,導致大額尾款不見了蹤影。

  這件事對萬傑打擊很大。為此,他專程跑到南京一個創業成功的師兄那裡請教。萬傑有所領悟,『心中始終有創業情懷,集中精力乾一番事業』。

  作為老工業基地,能源、電力工業、裝備制造等一直是東北的傳統領域。萬傑帶領的團隊,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與工業數據相結合,率先將『互聯網+』引入能源生產領域。未來,公司將嘗試搭建集團級數據監測平臺,大力發展風機、汽機、壓縮機等設備分析服務,形成產品品類齊全、涵蓋行業廣泛、服務能力一流的能源設備技術服務企業。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