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大學生文明旅游背包客牽手當地人共築文明大環境
2017-08-16 09:18: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伊思萍 翟博文 齊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行者無疆團隊在蘇州拙政園與外國游客互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山東沂蒙山文明旅游實踐團向王莊村村民宣講文明旅游。

  河南大學文明守望者團隊在開封清明上河園開展趣味性實驗互動。

  2017年全國大學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傳活動在全國各大高校又一次掀起熱潮,大學生背包客通過暑期行走中的多元傳播方式,把文明旅游的理念帶進景區、社區、鄉村、車站,在行走中做文明的倡導者,做社會正能量傳播者。盛夏,大學生背包客在祖國各地撒播文明的種子,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文明旅游成為大學生支教團隊中重要一課

  河南杞縣葛崗鎮東空桑小學這個暑假迎來了上海海事大學隴上花開公益社河南支教隊。該團隊負責人張競文介紹:『在為期21天的「推動青年成長,承擔社會責任」特色暑期夏令營中,除准備語文、數學、繪本、音樂等特色課程,我們也把文明旅游帶進了鄉間教室。通過開展專題課堂、播放視頻等方式,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文明旅游知識,課下組織大家去伊尹廣場撿拾垃圾,並以文明為主題讓同學們將撿來的可利用垃圾變廢為寶,創造他們認為美的事物,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文明的種子。』隊員們紛紛表示,明年有機會還會繼續參加這個活動,在暑期行走中為文明旅游貢獻一份力量。

  四川師范大學『V.舞團隊』、河海大學『愛滿黔程支教團』也相繼走進四川綿陽、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開展支教活動,文明是他們支教中要講的重要一課。河北金融學院Nice Strenger團隊將於8月中旬赴河北贊皇縣陽光小學,隊員們現在正忙於策劃開設文明課堂、開展文明知識競賽等活動,他們打算在支教過程中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學會文明出行。

  文明旅游從小做起

  漁舟唱晚,夕陽殘照,滄波看六鰲,然而海岸的垃圾卻與這海天一色的美景顯得格格不入。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夢中海白豚皆至』社會實踐隊在參加暑期三下鄉的同時,專程赴福建漳州六鰲鎮新厝村開展了為期3天的文明旅游實踐活動。

  『大家投入到海灘垃圾清理活動中,每個人都樂此不彼地撿著垃圾。當地的漁民和很多小孩受到我們的影響也加入了撿垃圾的隊伍,共同守護這片屬於每一個人的湛藍與美好。』團隊負責人景哲在實踐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悟。他們團隊圍繞宣傳海洋環保知識、倡導文明旅游展開活動,通過撿拾垃圾、問卷調查、文明宣講等形式,力求融入當地,發動群眾,共同守護藍色夢想,保護生命之海。

  『食宿行游購娛』是構成旅游的六大要素,曲阜師范大學『旅者有道,尋初心』團隊選擇在出行這個重要環節上,宣傳普及文明旅游的理念。在日照汽車總站,隊員們為旅途中的旅客發送文明旅游倡議書,呼吁大家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團隊在汽車總站工作人員的支持下,對近百名旅客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旅客在旅途中的行為觀念,發放紀念品,活動通過中國青年報App進行了線上直播,號召更多人參與到文明旅游的行列中。

  『在車站做活動時,有兩個剛高考完的女生也填了問卷,並向我們講述她們曾遇到的不文明行為。她們認為文明旅游宣傳很有意義,並表示上大學後也會參與到這一活動中。』曲阜師范大學的鄭德寶說。

  『每次在外出游時,經常會見到有些人隨手亂扔垃圾,小孩子居多,有的家長也不管不問。希望你們多做些宣傳,文明旅游,從小做起,讓大家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一起保護我們家鄉的環境。』山東沂水縣基層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對王紫薇說了這樣一番話。

  王紫薇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文明旅游實踐團』的一員,這個暑假與隊友們一起來到了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王莊村開展文明旅游宣傳活動,『我們團隊都是來自山東省內各地的同學,在家鄉做文明旅游宣傳。能為建設美麗山東貢獻力量,我們感到特別自豪』。隊員們走進王莊村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調查,向村民們宣講文明旅游常識,保護村裡的環境,努力建設更加美麗更加潔淨的鄉村。在田間小路旁,時不時會看見堆放的垃圾,隊員們都會一邊清掃一邊向村民宣講養成文明習慣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以後不論在哪都能隨手帶走自己的垃圾,並向身邊的親人多多宣傳。

  『離王莊村不遠便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正巧在那裡碰到了參加夏令營的小學生,我們針對小朋友組織了一場臨時宣講,講了很多文明旅游常識,還告訴大家看見其他來參觀的小朋友或者叔叔阿姨的不文明行為,就要上前勸說一下。因為有很多人被小孩子勸說會感到羞愧,所以我們覺得小朋友比較有說服力。能養成文明旅游的習慣,我想對這些小朋友也是受益終生的。』王紫薇說。

  文明旅游應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北京林業大學『山諾會』已經是第三年參加大學生『文明旅游背包行』活動,今年專程赴青海三江源地區開展了為期20天的背包客宣傳活動。前期在西寧剛察縣考察當地的生態環保問題,了解生態寶瓶的故事,後赴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勒池村與當地牧民在高原上朝夕相處了一周。他們在行進的途中撿拾垃圾,向游客宣講文明旅游,與當地牧民一起為保持水土生態而努力。

  『我們把這一路走來拍攝的照片、手繪風景圖和取得的實物在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館舉辦了「草原上」三江源生態人文紀實展,向游客進行文明旅游宣講,包括我們在三江源地區的感悟以及對生態旅游、文明旅游的理解。』楊伊可說。她們在實踐過程中通過直播、微信、電臺、微電影等形式進行宣傳,累計影響了近1.3萬人,隊員們的努力也得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認可與支持。

  『牧民是最了解和熱愛這片土地的人。當牧民開車載我們的時候,會專門停車只為捧走停留在路上的小鳥,會專門停車只為撿起一些垃圾,會專門停車只為將撿到的垃圾扔進垃圾桶。這些舉動是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牧民們還自發成立了水源監測小組、白脣鹿保護小組、垃圾處理小組等15個守護草原的小組。他們的行為在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每一位來到這裡的游客。文明旅游,應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北京林業大學韓昀這樣講述她們一路走來的故事與感動。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