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4日訊 購買裝備、畫符抽卡、排位比賽、打野補刀……當下,諸多游戲專有名詞正逐漸成為未成年人口中的常用詞。暑假裡,孩子迷戀網游更是讓眾多家長頭疼的難題。
『暑假到了,大人要上班,白天沒人管他,就在家裡整天打游戲,連哄帶勸都沒用。有時候為了打游戲飯都不吃,因為這個沒少挨揍。可是打完好兩天,過幾天又管不住自己了。』市民王女士說,暑假已過大半,兒子幾乎每天都要玩幾個小時游戲。
記者走訪發現,和王女士有相同煩惱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走進家庭生活,不少孩子宅在房間中過著虛擬世界的『線上生活』。盡管家長對孩子采用時間限制、陪同監督等方式進行管制,可仍然無法使其拒絕網絡游戲的誘惑,甚至讓孩子對游戲愈加迷戀。
最近風靡全網的手游《王者榮耀》不僅令上班族們通宵『打排位』『上王者』,連小學生們也沈迷『開黑』。小學五年級的洋洋也是這款手游的忠實粉絲,洋洋說: 『我們班大部分男生都玩,幾個小伙伴經常湊在一起玩,暑假裡空閑時間多了,打游戲的時間更多了。游戲要5人組隊一起玩,以前上課玩不了,這回終於能盡情玩了。』洋洋表示,暑假是他們最享受游戲的時間,沒有太多作業,也沒有上課壓力,所以經常和同學一起玩游戲。
上高二的小江最近因為玩游戲鬧了烏龍還挨了頓揍,早在剛上高中的時候父母為了他能安心學習就把有線電視和寬帶都停了,後來為了接送孩子上補習班聯系方便還給孩子買了手機,只是明令禁止他玩游戲,回家就要上交。哪知小江早已趁著白天父母上班時間找到了藏手機的地方,一天夜裡兩點多,小江躡手躡腳地進了父母的臥室准備把手機神不知鬼不覺地放回去,卻不小心驚醒了熟睡中的媽媽,媽媽以為家裡進了賊,一邊推醒了爸爸一邊開了臥室燈,發現藏在門後的是小江,手裡還拿著手機,夫妻倆氣不打一處來,小江挨了一頓胖揍。
因為沈迷游戲挨揍的事,可能每個人身邊都有,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們如此欲罷不能呢?很多研究表明,調節獎賞行為的腦功能區在青春期開始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會使青少年更傾向於做一些高風險、高獎勵的活動,網游恰好滿足了這種生理變化的需求。隨著年齡增加和心理變化,青少年逐漸認識到他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而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的個體,他們在角色轉變的過程中想要去控制自己的生活,但是在現實中他們是無法滿足這種獨立需求的,而網游恰恰給予了他們把控自我的機會,使其獲得滿足感和控制感。
孩子被網絡游戲吸引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所以在孩子表達喜歡網游的時候,家長不要采取一些極為偏激的方式去反對孩子接觸網游,在玩網絡游戲的時間分配上,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玩游戲的規則。這樣既可以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又有利於孩子自律意識的培養和自我調節能力的提高。需提醒的是,在規則制定之後,家長務必嚴格監督並執行,讓規則意識在孩子心中慢慢成形,從而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