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公務員  >  申論
搜 索
申論熱點:我國安全生產存在問題及對策
2007-09-28 16:03:56 來源:金路公務員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三、指導支橕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五個體系

  (一)以『安全發展』為核心的安全生產理論體系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體學習會上的重要講話,溫家寶總理在2006年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論述,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指導原則、方針政策和重大舉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和指導原則,六中全會把安全生產納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布局,這些都構成了安全生產理論體系框架:

  一是『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和指導原則。

  二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

  三是『兩個主體』和『兩個負責制』。

  四是依法治安、重典治亂,建立規范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五是用科技教育引領支橕安全生產。

  六是依靠人民群眾,形成廣泛的參與和監督機制。

  (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

  2002年國家頒布了《安全生產法》,標志著我國安全生產開始步入法制軌道。此外在《勞動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職業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十餘部專門法律中,都有安全生產方面的規定。國務院相繼頒布了《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煤礦安全監察條例》、《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等近百部行政法規。各地都制定出臺了一批地方性法規規章。

  (三)以12項治本之策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政策體系

  國務院第116次常務會議決定:從安全規劃、行業管理、安全投入、科技進步、經濟政策、教育培訓、安全立法、激勵約束考核、企業主體責任、事故責任追究、社會監督參與、安全監管及應急體制等12個方面,采取一系列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政策措施。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50多部具體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四)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體系

  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體系,由事故死亡人數總量控制指標、絕對指標、相對指標、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數控制考核指標4類、27個具體指標構成。

  (五)中央和地方相結合、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互動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國家層面上的安全管理職責格局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為非常設機構,安全監管總局對全國安全生產實施綜合監管。

  在地方層面,到2006年底,各省(區市)、各市(地)以及92%以上的縣級人民政府,已建立了專門的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全國共有監管人員約5.5萬人。

  『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督,企業全面負責,群眾監督參與,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以及『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已經形成並逐步完善。

  四、當前安全生產的重點工作

  2007年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年』和『攻堅年』。落實年:就是要在抓落實上繼續狠下功夫,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關於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安全生產工作上已經做出的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攻堅年:就是要深化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深入開展各個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加快解決重點行業領域影響安全狀況穩定好轉的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