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縣域高中『有教無類』教育突圍與革新的龍江探索
2019-11-05 09:41:1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記者走基層 龍江基礎教育行

  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纔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為調查我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深入挖掘龍江基礎教育縣區、學校、教師學生先進典型,本報記者跟隨省教育廳的『龍江基礎教育行』調研采訪團走進我省各縣區、學校進行實地采風。通過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多角度、全方位接觸,記者了解到龍江基礎教育取得的良好成績,感受到龍江基礎教育發展的良好勢頭。從今日起,本報將刊發系列報道,展現龍江基礎教育一線的新變化、新風尚,希望更多的人關注、了解、重視、支持基礎教育。

  普及免費因材施教

  縣域高中『有教無類』教育突圍與革新的龍江探索

  下午1:30分,伴隨著上課的鈴聲,高中生們開始了緊張又忙碌的下午課程。但方正縣第一中學的高二學生劉潤卻沒有走進教室,而是來到了學校資源中心的琴房,對著午後的陽光拉起了小提琴。一位音樂教師在他身旁認真傾聽,劉潤每拉完一段旋律,教師都會進行一番指導。從6歲開始學小提琴的劉潤告訴記者,因為每天都能接受從小提琴到文化課的系統指導,高中這兩年是他小提琴技藝和學習成績進步最快的兩年,如今,他覺得高一時定下考取中央音樂學院的目標已經近在眼前。在方正縣第一中學,學生除了文化課學習,還可以像劉潤一樣選擇每天都上美術、音樂等藝體課程,利用特長參加高考,而這一切不但是免費的,還是普及的。

  十多年前,方正一中還不是這個樣子,那個時候生源流失,每年只能招收200左右的學生,很多老師也紛紛離職,學校教學質量經常在哈爾濱所轄縣區的高中墊底。2011年開始,方正一中開始免費普及高中教育,並開啟了一場『有教無類』的教育突圍與革新。如今,這個『後進』高中每年招收學生800餘名,專任教師超過200名,其中研究生學歷30餘人,高級教師60餘人,一級教師80餘人,教學質量已經排在哈爾濱縣域高中前列。

  除了教學質量,記者隨『龍江基礎教育行』調研采訪團在方正縣第一中學采訪時,還發現了這所高中的與眾不同——每一名學生都有個性化發展的目標——有人『刷題』,她的目標是清華和中科大,未來做物理基礎研究;有人在校園中拉小提琴,他的目標是中央音樂學院;有人刻苦的學習日語,她的目標是去日本留學,最後再回到國內當日語教師;有人則在方正一中的職業生涯教室中體驗電焊手藝,他想考高職院校,學習焊接專業,做未來的『大國工匠』。

  普及和免費讓一個縣多了4500名高中生

  說到『普及』,劉潤有些不好意思。『方正一中是縣重點高中,也是哈爾濱所轄縣區的「名校」之一,如果像一般的高中那樣設置中考分數線,我考上這裡很費勁兒。』劉潤說,『但方正縣的初中畢業生,都能來方正一中上學,根本不看中考成績,而且學費全免。』

  原來,從2011年開始,方正縣委縣政府決定,讓方正縣第一中學校這一普通高中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免費並普及的高中教育。而普及的『標准』是,只要初中畢業就可以報名上學,甚至連中考都不需要參加。

  在我國,學生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一般都將面臨高中擇優錄取的考驗,相當一部分中考成績未達到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就可能會被『擋』在普通高中大門之外。近年來,包括黑龍江在內,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逐漸實現了免費和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免費也在有一些發達城市試水,但如方正一中這樣徹底『普及』的,放眼全國十分少見。

  而高三學生賈麗表示,方正一中還能為她的家庭『增收』。她說,『我未來想去日本留學,因為現在中國學生大部分都學英語,正常都要在日本讀至少一年語言學校,學費要8萬人民幣左右。但方正縣一中外語可以選擇日語,學校學日語畢業生到日本留學幾乎不需要讀語言學校,這無形中就為家裡「增收」了8萬元。』

  方正一中校長黃金纔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全面實施免費普及高中教育以來,方正縣累計有4500多名本來無法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享受到普及免費的新政策,成功接受三年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全面免費普及普通高中教育,離不開縣裡的支持,多年來,縣裡為方正一中投入5000多萬元用於建設,這是我們發展的底氣。』

  據了解,方正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發展基礎教育, 2018年,全縣財政全口徑投入1.85億餘元用於教育事業發展。

  職業生涯教育讓學生實現『多樣化』發展

  全面普及高中教育並不是沒有『代價』,記者查看了一下學校今年新生的入學成績,中考成績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了300多分,而且低分考生所佔比例不少。很多家長最開始很擔心——『「好苗子」會不會被後進生影響?』『低分生會不會在學校失去自信?』『多學三年高中除了混個畢業證還有啥用?』……

  面對種種疑問,學校開啟了因材施教的教育革新。『我們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職業生涯教育,這讓我們學校真正實現了「有教無類」,無論什麼成績的學生,我們都能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最適合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比如那4500名學生,他們在高中有了巨大的變化,很多畢業生學業有成,實現了人生理想。』

  黃金纔口中的『職業生涯教育』正是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舉措之一,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明確正確的人生目標,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和規劃,讓學習更有針對性,在選擇未來發展道路時,少些迷茫。而方正一中從2011年實行免費普及的高中教育後,為了應對生源多樣化的挑戰,就已經開始了這項工作。

  在方正一中采訪時,可以看見,教學樓中懸掛著大量國內外高校的簡介,不僅有重點高校,也有普通高校。此外,在學校的資源中心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室中,還懸掛著大學歷年錄取分數,以及不同大學專業的介紹,甚至還有不同高校同一專業的比較。黃金纔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了解大學及專業。

  實際上,這只是方正一中職業生涯教育的一部分。學生進入高一,老師就會通過調查問卷、心理分析、單獨談話等專業和有針對性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性格和愛好,然後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從而揚長避短,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和人生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再為每一個學生建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並和學生一起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

  有了目標後,方正一中會在三年的高中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使大部分學生可以考入適合自己發展的院校。學校每年800名參加高考的學生中,除了正常參加高考的學生,還有200名左右的學生通過音樂、美術、體育、傳媒等特色教育模式考入大學甚至重點大學;200名左右學生利用方正縣僑鄉地緣優勢和語言特長,通過國際合作交流的教育模式,成功留學日本、俄羅斯、韓國甚至進入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莫斯科國立蘇裡科夫美術學院,首爾大學等日本、俄羅斯、韓國的知名院校就讀;還有50名左右學生通過普職融通教育模式實現自己到高職院校就讀的夢想。

  從後進生到榜樣生『有教無類』教育最好詮釋

  俁明就是職業生涯教育的受益者之一,他的成長歷程也是方正一中職業生涯教育的最好詮釋

  『我中考成績還不到200分,英語成績也很差,要不是在方正縣,我根本上不了普通高中。當時我就想混個高中畢業證,好找工作。』如今已經是中國畫院的專業畫師,並有自己的美術工作室的俁明對記者說。

  剛上高中的俁明對學習絲毫沒有興趣,還很叛逆,甚至還在學校『涂鴉』,但方正一中的老師們卻在俁明身上看到了潛質。

  『上高一時,學校就開始有職業生涯規劃課,當時主要就是填一些調查問卷,「玩」一些心理游戲。沒想到,就有老師找到我,說我有繪畫的天賦,也有做藝術家的潛質,既然喜歡涂鴉,乾嘛不上學校專門的藝術特長課。』

  原來,為了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配套工作,方正一中近年來招收了9名心理學專業教師,其中還有很多是碩士畢業。心理教師賀爽就十分感慨,『在全國也沒有多少高中招收專業的心理老師,但是方正一中連續招收了好幾年,我們除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還會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專長。』

  除了心理教師,學校還大量招收音樂、美術和體育專業的專科教師,這些都是為了給有特長的學生服務。據介紹,免費普及高中以來,方正縣為方正一中補充招聘教師139名,其中音樂、美術、傳媒、足球等藝體事業編制教師16名。

  俁明告訴記者,上高中前,雖然很感興趣,但他沒專門學過美術。『既然有專門的老師教,我就想試試。從高一上學期開始,除了每周固定的美術課外,自習課時間我會去學校的繪畫教室學習,不但有專業教師指導,還有大量練習時間。』

  方正一中一名美術教師回憶,俁明很有天賦,術科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但問題是他的文化課成績一直不好,特別是英語成績。

  於是,學校幫俁明找到了一條新路——放棄英語,學習日語。由於方正縣很多居民在日本、韓國和俄羅斯定居或務工,因此學校特意開設了日語、韓語和俄語課程。全校有200多名學習『小語種』的學生。為此,方正一中招聘日語、俄語和韓語教師10餘名,這些都在全省的普通高中獨樹一幟。

  『到了高三的時候,我日語的月考成績已經能達到130多分,要是英語,我的分數說不定只是個零頭。』俁明說,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特長,又有了日語分數迅速提高的自信,他高考時成功考到了魯迅美術學院。

  俁明的成長經歷也激勵了很多方正一中現在的學生,高三學生宛昕也同樣確定了魯迅美術學院,並選擇了日語學習。如今,她的美術成績在學校常常位列第一,日語分數能達到140分,文化課成績能達到400多分。『你能想象嗎,我中考成績只有100多分,英語還不到40分,在方正一中,我實現了蛻變。』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