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0日電 題:跨越5500萬光年的曝光:原來你是這樣的黑洞!
新華社記者 陳芳、董瑞豐、王琳琳
2019年4月10日,人類終於看見黑洞真容!
這張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證實了神秘天體黑洞的存在,也使得愛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終得檢驗!
經過10多年准備,四大洲8個觀測點組成虛擬望遠鏡網絡——一個如同地球直徑大小的事件視界望遠鏡,在集齊所有觀測數據並深度分析後,讓黑洞終於擁有了一張『正面照』。
為何要給黑洞拍照?獲得這張照片有多難?人類合作探究宇宙還將揭示哪些新的奧秘?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參與國際合作的中外科學家,對此作出解答。
首次『看到』黑洞:愛因斯坦說對了
浩瀚星空中,黑洞是極神秘又惹人遐思的天體。
它,『吞噬』一切,連光也無法逃脫。它,體積小、質量大,可以彎曲周圍的時空。它的『前世今生』帶著重重謎團,讓人好奇無比。
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
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率先預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時空的扭曲者』……科學家們日益相信,宇宙中存在許多大小不一的黑洞,甚至在銀河系的中心就有一個超大黑洞。
多年來,一些間接證據陸續證實黑洞的存在,人類不斷插上科幻翅膀勾畫黑洞容顏。
科幻電影也在不斷『幻想』黑洞影像。在電影《星際穿越》中,黑洞『卡岡圖雅』是那深不見底的黑色中心與明亮立體的氣體圓圈。
就在4年前,兩個黑洞合並產生的引力波信號被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科學界的一個裡程碑事件,人類開始『聽』到黑洞。
這一次,人類終於眼見為實。
此次露出真容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
『觀測結果與理論預言非常一致,這證實在黑洞這樣的極端條件下,廣義相對論仍然成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說,先輩科學家為我們這個世界搭建的理論模型,再次經受住考驗。
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路如森難掩興奮:『黑洞的暗影區域和光環,相當於打開一扇窗,未來可以更好地重構黑洞「吞噬」的物理過程,深入了解這個過程中發生的奇異事件。』
拍照難在哪?用難以想象的計劃尋找『至暗信號』
給黑洞拍照的難點,在參與此次大科學計劃的專家眼中,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小』『暗』『擾』——細節太小,信號太暗,乾擾太多。
黑洞如此遙遠,尋找它如同從地球觀察月球上的一個橘子,需要的望遠鏡口徑超乎想象。況且,這個望遠鏡還要足夠靈敏,纔能『看』得清極其微小的細節。
自400多年前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來,人類科技水平的飛速提昇讓望遠鏡的口徑越來越大、『分工』越來越細。但要給黑洞拍照,依靠人類現有任何單個天文望遠鏡都遠遠不夠。
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大科學計劃:用分布全球的8個觀測點,組成一個口徑如地球直徑大小的虛擬望遠鏡。條件苛刻的觀測點,包括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西班牙的內華達山脈、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南極點等。
要順利拍照,不僅要『看』得遠,還要選對頻道。『對黑洞成像而言,最佳的波段進行觀測至關重要,這個波段就在1毫米附近,成像的分辨率相當於能在黑龍江漠河閱讀南沙群島上的一張報紙。』路如森說。
不同的望遠鏡各有所長。正是給黑洞拍照的這一特殊要求,讓包括『中國天眼』在內的一些大型望遠鏡『束手旁觀』。
專家解釋,這一波段的黑洞電磁波輻射最明亮,而背景『噪音』的乾擾又最小。
拍照難,洗照也不易。望遠鏡記錄下的海量數據,需要進行復雜的後期處理和分析,纔能獲取最終的黑洞圖像。
以2017年4月的觀測為例,每個臺站的數據率達到驚人的32GB/秒,8個臺站在5天觀測期間共記錄約3500TB的數據。專家表示,如果是像看電影一樣不間斷地看,這些數據至少需要500多年纔能看完。
該國際合作項目負責人、哈佛大學教授謝潑德·多爾曼表示,10多年來,正是技術的突破、新望遠鏡的建成,最終使人類能夠『看到』黑洞。
躋身一流,中國成為國際科學合作重要參與者
從首張月背照片到首張黑洞照片,人類觀測宇宙的新窗口正在不斷打開。在探索宇宙奧秘的征程中,中國也不斷貢獻著智慧。
我國科學家全程參與了給黑洞拍照這項國際合作,在早期推動這一項國際合作、望遠鏡觀測時間申請、夏威夷望遠鏡觀測運行、後期數據處理和理論分析等方面均做出了貢獻。
沈志強說,基礎科學研究的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但很多時候不能只靠經費投入『湊份子』,前期研究和人纔積累是取得合作『話語權』的重要因素。
從『中國天眼』(FAST)到『世界巨眼』(SKA),從人類基因組測序到泛第三極環境研究,近年來,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在吸收世界創新養分的同時,也不斷貢獻中國智慧。
隨著全球射電天文學方興未艾,接連湧現類星體、脈衝星、星際分子和微波背景輻射四大天文發現。近年來,我國陸續建成多座射電望遠鏡,口徑從25米到65米再到500米,從追趕到並跑,天文學研究開始逐步躋身一流。
『過去一二十年間,中國在射電天體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在此次國際合作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荷蘭奈梅亨大學教授海諾·法爾克說,隨著中國的射電乾涉測量和太空探索能力迅速增長,中國將成為國際科學合作的重要參與者。
黑洞的順利成像不是終點。
主持歐洲地區發布會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所長安東·岑蘇斯強調,未來還將增加望遠鏡的數量,甚至對新的黑洞進行觀測,繼續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有關預測,借此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進,為人類解開更多奧秘……
愛因斯坦說,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恆之謎。
『在偉大夢想的支持下,人類科學探索的腳步,將永不停歇。』沈志強說。(參與記者:劉芳、張毅榮、連振、黃?、金立旺)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確診,上海3例江蘇1例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 8月23日5時35分『處暑』:歲歲秋相似,新涼直萬金
- 人口與計生法修改完成 我國正式進入『三孩時代』
- 世衛組織: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09201939例
- 補壹刀:BBC,又推出一個新『演員』!
- 布基納法索北部發生襲擊事件致47人死亡
- 47名非法移民在毛裡塔尼亞海域被發現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