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部門預算,較上一年增加約447億元,增幅約10%——
4562億元教育經費收從哪裡花向何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部門預算,總收支預算約為4562億元,相較上一年增加約447億元,增幅約10%。這份部門預算反映的是部本級、75所直屬高校及38個直屬單位等部門的經費收支情況的預算,並不包括中央財政轉移地方的教育專項,但作為教育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錢從哪裡來,又將花到哪裡?『雙一流』建設高校將得到哪些支持?我們還是可以從這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教育賬本』中找到答案。
凸顯教育優先發展地位
關於資金來源,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顯示,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約為1527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加約95億元。其主要原因為生均綜合定額、出國留學經費以及學生資助工作專項等支出增加。

『教育部部門預算收入即資金來源,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和上年結轉經費,而財政撥款是最重要和最穩定的收入來源。』南京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宗曉華介紹。
『近年來,教育部門撥款的增幅都明顯高於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宗曉華認為,在『過緊日子』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投入趨勢凸顯了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科技創新支出從『硬件』轉向『軟件』
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顯示,今年教育(類)支出約1384億元,佔90.67%,科學技術(類)支出則佔2.92%。
助學金一項預算數額約為187億元,而去年該項金額約100億元,今年增加了近一倍。
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支出,則呈現從『硬件』向『軟件』的轉移趨勢。報告顯示,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投入比2018年財政撥款執行數減少約3585萬元,但是高技術研究增加約2億餘元,達到近5億元。科技重大專項增加3735萬元,達到8380萬元。
與此同時,2019年教育部按10%壓減了培訓費、對轉制文化企業補助等非剛性、非重點項目的支持。『三公經費』支出方面,教育部預算數為2079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1576萬元,相較於2018年增長363萬元,主要是因為新增中央交辦的教育對外交流任務;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均得到進一步壓縮。
此外,今年教育部擬安排800萬元,用於抽檢約6000篇(不含軍隊系統)學位論文,抽檢比例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學位數的10%左右。
部門收入預算中『其他收入』科目佔比逐年降低,近三年分別是13.94%、12.53%、12.26%。北京大學中國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魏建國坦言,『其他收入』科目佔比過高,一直是人們對政府部門預算公開詬病的環節,『這些年教育部部門收入預算中該科目佔比的逐步降低,表明了相關領域投資的細致化、透明度在逐步改善』。
花錢要績效,無效要問責
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顯示,財政撥款收支中,數額最大的一項為教育支出,預算金額約為1423億元,佔財政撥款總預算比例近90%,而支出預算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基本支出佔比和機構的經費使用自主權密切相關』,魏建國分析,基本支出通常由相關機構自主安排使用,而項目支出則要受到相關項目要求的限制。
2019年,高等教育預算數約為1163億元,比上年財政撥款執行數增加24億元。同時,重點保障『雙一流』建設和高校科研創新等支出。小學教育、高中教育預算分別約為5億元、16億元,而這兩項預算只針對教育部直屬高校有財政戶頭的12所附屬小學、16所附屬中學。去年,教育部2018年部門預算公布時,曾出現『教育部給中小學撥款不及來華留學生經費』的謠言,當時教育部回應稱,部門預算中的中小學預算只是針對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與全國中小學之間沒有對應關系。魏建國還提醒,『事實上,在全國教育經費投入中,教育部的部門預算只佔其中比較小的一部分,不能與中央教育預算、全國教育經費預算相混淆』。
『在教育部部門預算單位中,直屬高校歷來是重要主體』,魏建國表示,從2015年以來,基本支出佔比呈逐年遞增趨勢,體現了直屬高校的資金經過統籌安排更加好用,有助於進一步落實和擴大直屬高校辦學自主權。
本次公布的教育部部門預算並未涉及各直屬高校的具體經費預算。根據75所直屬高校2018年度預算來看,有65所高校預算數大幅增長,10所高校預算經費出現了下降。清華大學仍是全國唯一一所預算超200億元的學校,達到269億元,領先第二名浙江大學100多億元,北京大學和天津大學預算出現明顯縮水,天津大學跌出了『百億高校』,同濟大學2018年預算第一次超過100億元,預算增長最快,為75.10%。
目前,一些高校仍然存在預算執行不力,導致大量資金沈淀,拉低了教育部的部門整體預算執行率。而教育部直屬高校多數為『雙一流』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強調績效評價與績效撥款,必須要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資金使用效率。
宗曉華表示,『花錢必要績效,無效必要問責』,要用預算倒逼高校提高經費預算和使用的科學性,將年度預算與事業規劃緊密結合,要用績效預算倒逼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0日08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確診,上海3例江蘇1例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 8月23日5時35分『處暑』:歲歲秋相似,新涼直萬金
- 人口與計生法修改完成 我國正式進入『三孩時代』
- 世衛組織: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09201939例
- 補壹刀:BBC,又推出一個新『演員』!
- 布基納法索北部發生襲擊事件致47人死亡
- 47名非法移民在毛裡塔尼亞海域被發現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