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新職業不斷湧現 職業變遷折射社會新發展
2019-02-12 09:05:3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葉曉楠 李坤晉 劉珈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春節前夕的一個傍晚,時針已經指向了18點,下班時間到了,不巧正趕上一個項目的收尾階段,大數據技術工程師鄭雪舟和同事們為了完成工作,計劃延長工作到21點後。這樣的工作節奏,對於一個大數據技術工程師來說是常態,項目忙的時候,他有時會一周工作超過50個小時。

  今年1月底,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等15個新職業,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初步確定為擬發布的新職業,並進行了公示。從本次擬發布的15個新職業來看,其中既能找到時下熱門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崗位,也能看到一些與傳統產業相關聯的職業,比如農業經理人、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檢修工等。

  專家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就業方式不斷發生新變化,一個個新職業應運而生的同時,也有一些舊職業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職業結構的變遷,映射著社會的新發展,也反映出人們就業觀念的改變。社會發展的巨輪,正是由一個個不同的從業者努力向前推動的,而天生具備創新活力的新興職業,將為社會進步注入新動力。

   新職業炙手可熱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昇級,中國的社會職業構成和內涵發生了很大變化。伴隨著一些傳統職業開始衰落甚至消失,一些新職業不斷湧現並迅速發展。

  2015年7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其中,職業分類結構為8個大類、75個中類、434個小類、1481個職業。與1999版相比,維持8個大類、增加9個中類和21個小類,新增了快遞員等職業。

  隨著都市人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對於服務的專業化需求不斷增多,新職業越來越豐富,一些原先不曾有的新職業群體不斷擴大。

  32歲的鄭雪舟是一位大數據技術工程師,在北京一家為大中型企業客戶服務的軟件公司工作。2012年,隨著行業技術昇級,他從一名java(計算機編程語言)工程師轉型成為大數據技術工程師。他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數據產品的研發工作,包括技術調研、產品分析、制定計劃、實施方案、系統測試、運維監測等。

  鄭雪舟對自己所在行業的前景很有信心,他認為大數據整體市場正呈增長趨勢,未來發展比較樂觀。

  無論是大數據行業還是其他新職業所在的行業,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增長勢頭。

  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4億元,同比增長67%;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雲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91.6億元,增速達34.32%。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工程師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職業。

  在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所在的電子競技領域,2018年夏,在雅加達亞運會中,中國隊在英雄聯盟比賽項目上獲得了一枚金牌;2018年冬,中國戰隊『IG』代表LPL賽區,獲得英雄聯盟S級賽的冠軍獎杯,電競行業發展迅速。

  在農業領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需求旺盛,農業經理人應運而生;在工業現代化之路上,通過技術換代,使用工業機器人提高效率,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成為現代工業生產的一線人員。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分析:『此次擬發布的新職業並不是新產生的職業,這些職業在現實中已經存在,新職業從業人員達到了一定數量規模,並且有了比較清晰的職業內涵定義和工作要求,這些新職業對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帶來諸多收益。』

  2018年,美團點評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年新職業人群工作生活現狀調研報告》,該調研覆蓋了全國主要的一二三線城市、800餘種新職業。該報告顯示,在消費昇級背景下,新職業人群的收入水漲船高,同時消費結構也發生變化,休閑娛樂消費佔比增加。

  比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和健康意識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去健身房鍛煉的習慣,健身教練隨之興起。半年前,從高中起就有健身愛好的唐鑫在四川成都成為了一名健身教練,對於這份職業,唐鑫最滿意的是每天除了給學員上課,能有固定的2個小時訓練,以及與同行交流的機會,有助於完善自己的專業。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