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黑龍江省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公開征集意見
2018-11-29 15:09:05 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7日訊 近日,我省發布《黑龍江省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設置標准(試行)(征求意見稿)》,對我省民辦教育加以規范。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1.純『網課』不包含在內

  《黑龍江省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設置標准(試行)(征求意見稿)》中所稱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是指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許可,在民政部門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實施與學校文化教育課程相關或者與昇學、考試相關的補習輔導的校外培訓教育機構。不包括僅通過互聯網等非線下方式提供培訓服務的機構、民辦職業技能類培訓機構、為兒童及學生提供其他服務但無文化教育教學培訓內容的機構。

  2.國家公職人員不得參與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舉辦者,可以是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與個人。其中,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其他公職人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組織國家認可的教育考試、任職考試等考試機構及在職人員不得舉辦與其所實施的考試相關的培訓機構。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只能使用一個名稱,名稱中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國務院或授權機關批准的除外);不得含有『幼兒園』、『學院』、『大學』等字樣。外文名稱應當與中文名稱語義一致。非營利性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名稱,依次由行政區劃名稱、字號(兩個以上漢字組成)、學校類別(培訓、補習學校或教育機構等)組成。

  3.授課教師都應具有教師資格證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應當根據所開設培訓項目及規模,配備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專兼職教師隊伍,且專職教師數不得少於教師總數的1/4,單體培訓機構(含教學點)的專職教師不得少於3人。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所聘任的專兼職教師,應當具有教師資格。其中,從事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與昇學或考試相關的學科及其延伸類培訓的授課教師,必須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聘任外籍教師,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

  4.居民住宅不得作為辦學場所

  申請設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避開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可能危及學生人身安全的場所。居民住宅不得作為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及教學點的注冊及辦學場所。舉辦者以自有場所辦學的,應當提供辦學場所的房屋產權證明材料;以租用場所辦學的,應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賃合同,租賃期限自申請辦學之日起不得少於3年。此外,用於辦學的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要求: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法人注冊地實際使用的辦學場所總建築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其依法設立的教學點實際使用的辦學場所建築面積不少於150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建築面積不少於辦學場所總建築面積的2/3,且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教學用房建築面積不少於3平方米。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場所必須取得相應的消防安全證明材料。不得選用居民住宅、半地下室、地下室、車庫及其它有安全隱患的場所,兒童用房不得超過3層,針對小學學生培訓用房不宜超過4層,中學生的培訓用房不宜超過5層。凡是招收寄宿學員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其向學員所提供的宿捨,應當符合相關環保與消防要求。

  5.

  下課不得超過晚8點半不得留作業

  鼓勵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發展以培養中小學生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訓,堅決禁止學科類培訓強化應試、超標、超前培訓。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開展項目培訓,應當符合國家及本省有關規定,具有明確的辦學宗旨及培養目標,不得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制定與其培訓項目相對應的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面向中小學生開設的學科及其延伸類培訓內容,應基於相應的課程標准制定科學的教學(培訓)進度,不得超出培訓對象所處年齡階段的課程標准,其培訓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縣級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示。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不得實施小學化教育。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教學或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不得留作業。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應當選用與其培訓項目及培訓計劃相匹配的教材,所有教材均需報審批部門備案,且舉辦者需對所使用教材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自願接受主管部門檢查等作出書面承諾。

  6.

  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課時費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依法建立辦學基本賬戶,用於收入與支出的管理。教育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及標准應當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與檢查,不得在公示的項目和標准外收取其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培訓對象攤派費用或者強行集資。收退費應嚴格按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