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今年北京小學就近入學比例超99%
2018-11-23 09:49:5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武文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四部門負責人暢談本市改革開放發展成就

   今年本市小學就近入學比例超99%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昨天上午,『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第二場活動舉辦,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委四部門負責人暢談本市改革開放發展成就,與網友『零距離』互動。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在活動上透露,北京目前有各級各類學校3500多所,教育人口310多萬。今年初中、小學就近入學比例分別達到96%、99%以上,初中學生昇入優質高中比例達到52%以上。高考錄取率連續三年保持在90%左右。

   教育

   到2020年學前教育實現入園率85%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活動現場的互動環節,網友在教育方面向劉宇輝主任提出了多個問題,其中包括家長關注的入學劃片、幼兒園入園難等熱點問題。

  劉宇輝透露,在橫向上,市教委通過對外引進名校辦分校、城鄉一體化學校,『學區制』『一校多址』『教育集團』『教育集群』『協作區』『聯盟組團』等方式,推動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擴大覆蓋面。目前,全市有中小學教育集團158個、學區131個。城六區已制定本區內優質資源第二輪擴大計劃共44所學校,同時把城六區和十個遠郊區確定優質資源擴大計劃近20所學校。全市公辦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已分別達到99%和96%以上。在縱向上,通過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九年一貫對口直昇、優質高中名額分配等方式,使普通校加速成長為新優質校;通過名額分配、市級統籌、校額到校、鄉村計劃等精准配置優質高中招生計劃,現在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從2014年的30%提高到2018年的52%以上。

  關於『入園難』問題,劉宇輝表示,2011年以來,北京市已經新增了17萬個幼兒園學位。但是,學前教育仍然是北京各級各類教育當中最大的短板。北京市先後開展兩期學前教育的集中推進,市委、市政府還專門研究推進北京市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這個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一個叫實現入園率85%,二是實現普惠率80%。』劉宇輝說。

  科技

   多項改革舉措為科研經費『松綁』

  市科委主任許強介紹,40年來,北京實現了多項『第一』,探索了數不清的『首創』。2017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580億元。設立母基金規模300億元的科技創新基金,服務創新源頭,50%投向原始創新。

  面對網友提到的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科技人員的激勵問題時,許強表示,近年來,本市圍繞科研經費改革和科技人員的激勵,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政策。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乾政策措施》,提出了5個方面28條政策措施,簡化預算編制,實施預算評審與立項論證『合二為一』;實行科研類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交流費在不突破三項支出預算總額范圍內可調劑使用;下放諮詢費管理權限,『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年度剩餘資金可結轉使用;加大對科研人員績效支出激勵力度等改革舉措為科研經費『松綁』,真正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

   人力社保

   社保覆蓋超1900萬人

  在活動中,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徐熙介紹, 2017年末全市從業人員達1246.8萬人。第三產業成為吸納就業的主體,從業人員由1978年的140.3萬人增至2017年的1005.2萬人,佔全部從業人員比重由31.6%昇至80.6%。

  目前,全市社保覆蓋范圍超過1900萬人,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目標。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從1994年以來連續25年上調,2018年人均水平達到每月4000元。完善醫保托底機制,建立特困職工一次性醫療救助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極大減少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交通

   本市清理違規共享單車46萬輛

  在回應網友提問共享單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亂停亂放的新問題時,市交通委副主任榮軍表示,共享單車對推動綠色出行、解決市民『最後一公裡』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亂停亂放等問題也給城市管理帶來困擾。究其原因,一是車輛投放無序;二是企業運維調度力量短缺;三是對用戶停放的管理機制不健全。2017年9月,本市11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鼓勵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市級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指導各區開展工作。在加大停車設施供給方面,增劃設置規范停放區1.9萬處。推動東城、西城、通州區開展1400餘處『電子圍欄』試點。在秩序整治方面,暫停共享自行車新增投放,集中清理整治佔壓盲道、城市河道和影響通行秩序、安全的車輛約46萬輛。此外,還要求企業提高運維人員與投放車輛的配比,強化車輛的調度維護。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