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大學嚴把『畢業關』,新規讓一些同學慌了!網友:全國推廣
2018-10-22 10:06:53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這段時間,一些高校推出新規,嚴把『畢業關』的消息不斷傳出。這些規定也讓有的同學慌了……

  規定一

  老師打人情分『放水』,就是重大的『教學事故』!

  『初入大學,聽學長們說,畢業證隨便拿,放心耍就是了!』這是真的嗎?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由於學業成績沒有過關,川北醫學院今年有83名學生未能正常畢業,這在學院67年辦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

  『生理生化,必有一掛』『病理病生、九死一生』,這是流傳在學生中的口頭禪。

  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黨總支書記、副主任劉賢君說:『學醫確實很苦,本科5年要學61門課程,教材書本又大又厚,周一到周五課很多。進校後,我們給新生首先講的就是如何度過大學時光,如何順利畢業。』

  83名無法正常畢業的學生中,臨床醫學系就佔了48人。這些學生為什麼無法正常畢業呢?劉賢君介紹,一些人進大學後確實松懈了,以為隨便耍都能拿畢業證。還有一些人是對專業沒興趣,當年高考是父母逼填的學校和專業。也有少數人確實是基礎太差,碰到困難就放棄了。

  高校自主辦學,在學業考試中都是自主出題,自主閱卷,為什麼還有一些學生屢考不過呢?一門課程,學生一般都有4次考試機會,正考不過,就補考,補考不過就重修,再考不過,就只有等到畢業前的『清考』。川北醫學院副院長張波介紹,為強化教學質量管理,學校有專門的督導委員會,對試卷的難易程度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果老師打人情分『放水』,或者故意不讓某某同學過關,就是重大的『教學事故』,學校有專門的問責辦法。

  規定二

  取消『清考』,補考不過即失去學位

  『我們嚴把「畢業關」,就是要促進學風、考風和校風大轉變,向社會輸送合格優秀人纔。』張波說,『而且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我校(川北醫學院)即將全面取消清考制』。

  大學一門課程結業時,若期末考試沒有通過,然後參加補考也沒有通過,但學校又不允許重修,或重修考試仍然沒有通過,於是就在畢業前再給學生一次考試機會,將所有未能通過的學科進行清零考試。這就是所謂的『清考』。

  2018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加強學習過程考核,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取消『清考』、嚴進嚴出。重塑考試權威地位,改變大學本科階段『嚴進寬出』的弊病。學生補考不過即失去學位。

  劉賢君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就是,現在晚上自覺上自習的學生多了,請假的少了,學生更好管理了。而眾多家長對學校的做法表示支持。『耍不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來,讓孩子們懂得大學不好混,免得天天打游戲、追韓劇、睡懶覺。如果真的成了昏睡的大學生,以後的路咋走?』一位學生家長說。

  規定三

  學分不達標,本科轉專科:大多因沈迷游戲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18人從本科轉專科。此前,該校出臺了《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學分的學生降為專科。

  據長江日報報道,光電學院是華中科大最大的學院,也是最熱門的學院。該院副院長楊曉非介紹,學院2018年有5名學生涉及『本轉專』,其中3人已經於今年6月按專科畢業,另外2人專科在讀。

  『學生本科轉專科最大的原因是沈迷網絡游戲。』楊曉非告訴記者,本科轉為專科的背後,主要是學生沈湎於打游戲,學習上無法堅持,自己完全約束了不自己,經過留級、休學後還是趕不上來。

  『有孩子玩游戲是高手,但在面對轉為專科的那一刻哭了。也有家長辭職陪讀,也沒能挽回讀專科的結局。』楊曉非介紹,對於從本科轉為專科,也有學生顯得很不甘心,打算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參加高考。

  商丘工學院副校長王峰在微博上評論說,華中科大從嚴治校給混日子的大學生敲響了警鍾,這正是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對民族和國家的未來負責。

  評論:

  扭轉『混』大學怪象需要動真格

  從世界范圍內看,國外知名大學『寬進嚴出』乃至『嚴進嚴出』的類似情況已司空見慣。從教育規律本身、高等教育所要體現的含金量來說,大學學習無疑需要學生付出相當精力。因此,本科教育理所當然要動真格。

  值得思考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是名校,考上並不容易。這些本科轉專科的學生,原本具備相當的學習能力。這些學生不學習,可謂『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作為高考的『成功者』,上了大學卻喪失學習自覺,缺乏人生的把控能力,該反思的不只在大學一端,還當追溯其成長路徑。

  復盤多數大學生高考之前的教育階段,恐怕不是一片歡聲笑語的樣子。從小開始的諸多課外班,堆積如山的作業題,再到高考工廠的『奇觀』……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會在大學之前持續十幾年的時間。填鴨教育,影響的不僅是教育內容,更是一種思維模式與人生觀。試想,在題海之外,中等教育是否啟發過學生們對教育意義展開思考?是否有過自由、自律、自省、自我實現、自我負責的人格教育?

  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下,留給哲學式思考的空間不知道還能剩多少?一些學生習慣了外力束縛,一朝進入了相對寬松的環境,產生適應的困難,並不難理解。

  因此,加強本科教育,一方面需要大學立規矩,明確約束性規定;另一方面在中學階段也該啟動改革,早做乾預,在能力之外培養出內生性的學習自覺與意義認知。扭轉大學可以『混』的怪現象,需要教育各階段上下游的合力。

  網友熱議:支持!請所有大學推廣

  @此去山河萬裡: 醫學院的學生成績不好的話,誰敢上他的手術臺?支持學校的做法!

  @願得一心qqq:求求你們了,醫學生一定要學好知識[[允悲]]

  @錢多朵:早該如此!

  @螞蟻-2010:好,乾的不錯,免得害人

  @多做善事a:支持校方!這是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

  @永遠開懷的笑:請所有大學推廣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