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暑假裡,『游學』日漸成為不少中小學生的熱門選擇。游學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游學熱,也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體現。與此同時,游學產品價格、項目內容、安全保障等方面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關注。
日前,一則網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杭州的孫女士這個暑假花了三個月工資,讓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游學活動。因為她得知,小學6年裡,全班只有她兒子一個人沒出過國。
近些年,隨著游學成為一個熱門的假期項目,讓不讓孩子去游學,甚至去不去國外游學,成為不少父母面臨的新選擇。
游學成為不少中小學生假期生活選擇,參與學生呈低齡化趨勢
北京市民劉先生,也遇到了相同的煩惱。『孩子說,隔壁雯雯暑假去了日本游學,同班的淘淘去了歐洲,而他只去了張家口姥姥家玩兒……』劉先生很無奈,動輒三四萬元的團費,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但看著渴望出國游學的兒子,他只好保證:『明年暑假一定讓你出國游學!』
天津的李女士,兒子讀六年級,今年暑假去了澳洲游學。從三年級開始,幾乎每個假期,兒子都要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孩子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提昇了團隊意識和自理能力。』李女士說,只要在家庭經濟條件能承受范圍內,她都會支持孩子多出去開闊眼界。
近幾年,去國內外各地『游學』或曰『研學旅行』日益流行。打開某知名旅行社網站可以發現,『游學』和『跟團游』『自由行』等旅游項目並列,被單設為一個欄目。『英國劍橋牛津15天夏令營』『呼倫貝爾7天6夜親子營』『游學類清北名師夏令營』……100多項在售的國內外各類游學產品五花八門,產品來自20多家不同的機構。
記者致電某著名教育培訓機構諮詢暑期境外游學項目,客服人員說:『因為人員爆滿,暑假所有境外游學項目均已售罄。』瀏覽其網站,『「十一」游學早規劃,親子同行共成長』的廣告已經在首頁掛載。
『我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人數約1.8億,游學、夏令營參與比例預計在5%左右,近1000萬人次。預計三年內,參與比例有望達到10%以上,前景廣闊。』攜程旅游日前發布的《2017—2018年度中國游學旅行報告》稱,『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青睞去國外參加游學、營地類旅游,2018年預計規模達到100萬人次,收入超過300億元。』報告還指出,『游學業務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成長。』同時,價格更親民的國內游學的增長率是出境游的2倍以上,達到120%,人均團費在4200元左右。
『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游學,孩子的年齡都向低齡化發展。』攜程游學平臺負責人張潔說,『用戶數據顯示,2017—2018年度,用戶初次體驗海外游學平均年齡在12.1歲,初次體驗國內游學產品平均年齡在8.8歲。相比2015—2016年度分別下降0.8歲和1.2歲。』
游學能增長見聞、提高素質、激發志向,但應理性對待,避免跟風攀比
『當然要肯定游學活動的合理性。』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明看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傳統,讓孩子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自然,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學校課堂的有益補充。
『去年參加山區體驗夏令營,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更理解父母的辛苦,也學會了感恩、不怕困難的生活態度。』北京孩子小趙說。
『我們游覽了故宮、長城,坐了高鐵、地鐵,參觀了北大、清華……太棒了!我以後也要到北京上大學!』正在清華校園裡參觀的河南農村小學生豆豆,提起北京之行贊不絕口。
『總的來說,游學是一件好事。參觀革命聖地或者歷史文化古跡,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能了解異域文化、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到野外接受生存訓練,能夠強健體魄、增強團隊協作意識……』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游學對大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旅游來增長見聞、提高素質很有效果。
『游學對於中小學生的成長來說,不僅僅是增長見識而已。』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認為,『我們在研究中注意到,變化的環境能夠給孩子腦部細胞帶來刺激,提高其思維能力。』盧曉東說,游學還有助於啟發某種志向,『比如,參加北大清華游、哈佛耶魯游,在厚重、悠久的校園裡,孩子能夠隱約地生出某種志向,產生對文明、知識的崇拜,這極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當然,游學熱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同樣值得關注。『有些機構發展研學旅游,過於強調經濟導向、旅游線路安排,對游學過程中教育、科技、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視程度相對比較薄弱。』戴斌舉例說,到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游學,並不只是看看而已。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對組織者和接待人員有相應的要求。孩子們去看一個科技館,是走馬觀花地看,還是請專業的科普人士做講解,差別很大。他認為,『在這些方面,游學項目還有很大提昇空間。』
同時,游學熱之中還有盲目攀比的情況:別人家的孩子去國外,自己也得去;別人去遠程,自己也得去;別人坐飛機,自己也要坐飛機……『這樣的攀比會加重家庭的負擔。』戴斌建議,『整個社會,包括旅行社和家長、孩子,都應對游學有一個客觀理性的態度,因人而異、不應跟風攀比。』
建議制定行業標准、嚴格資質管理、加強立法規范等,為游學織密『安全網』
『我們孩子去年報團參加國外游學,「游」得太多,「學」得太少,兩周的行程,走馬觀花,幾乎是名校「一日游」。孩子疲憊不堪,收獲也有限,但價格不菲。』一位家長吐槽。
『組織游學的機構太多:公私立學校、教育培訓機構、旅行社、留學中介機構、專職游學機構、網絡電商平臺……各種各樣,也不知道這些機構到底有沒有資質,安全性如何?』一位正為孩子挑選游學項目的家長困惑不已。
的確,游學不同於普通的旅游產品。目前,行業門檻較低,缺乏規范和標准,游學組織機構、從業人員的資質都缺乏審核。
『首先,要制定相應的標准。』戴斌說,教育部等11部門曾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美中不足,這只是個政策性文件。研學旅游究竟怎樣設置內容,收費標准如何,如何保障安全?都應該有相應的規范,最好能夠出臺國家標准。
『其次,既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對於游學的組織者,應該由教育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規范管理。』戴斌建議,最好出臺具備資質機構的正面清單,對於不能夠按標准來執行的組織者,實現負面清單制度。
『加強監管部門的國際合作,同樣非常重要。』戴斌認為,越來越多的學生到境外去游學,家長最為擔心的是品質和安全問題,加強國際監管合作,能更好地為學生游學織密『安全網』。
洪明則補充說,『應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對機構資質、服務規范等內容進行明確規定,確保對研學旅行的監管有法可依。』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俄媒:美情報溯源無『實錘』也不會阻礙其『甩鍋』中國
- 美國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學和世界
- 柬埔寨官員: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損害國際抗疫合作
- 搞軍演、拉盟友,美國『秀實力』 東南亞國家為何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