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任思雨)盛夏暑期,在開著冷氣的書店裡,能看到很多小朋友抱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身邊的家長或帶著他們選擇,或者自己也跟著一起閱讀。
孩子們最喜歡看的是哪些童書?家長們又會如何挑選給孩子們看的書目呢?針對這些問題,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展開了調查。
孩子們最喜歡閱讀什麼樣的書?
走進北京某圖書大廈的少兒讀物區,『熱門暢銷』的位置擺了很多書,店員介紹,這裡的書籍,一部分是老師推薦孩子們假期閱讀的經典文學著作,另一部分則是非常熱銷的《淘氣包馬小跳》《米小圈上學記》等故事叢書,其中,漫畫、校園小說、探險類小說是孩子們喜愛的類型。
一位家長帶著今年剛滿6歲的女兒來買繪本,她說,孩子還在識字的階段,現在喜歡看的主要是以圖畫為主的兒童繪本,在選書的時候,如果繪本的書頁裡加一些孩子可以玩耍和參與的設計,孩子會更加喜歡。
即將昇入三年級的小櫻正在和奶奶一起讀《淘氣包馬小跳》,她最愛讀童話故事和楊紅櫻的兒童文學,而一旁的哥哥更偏愛百科全書。在二三年級的孩子們眼中,『馬小跳』、『米小圈』的故事和他們的生活很近,讀起來很有趣。有圖文講解的百科全書也容易受到他們的青睞。
進入四五年級後,探險小說、科幻小說則成為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最愛,例如《哈利波特》《查理九世》《怪物大師》等,而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也常年佔據兒童文學的熱銷榜。一位正在閱讀的小朋友表示:『他的動物小說裡有許多生動的情節,很吸引我。』
無論處在哪個年齡段,多數受訪的孩子們都表示,自己更喜歡閱讀有曲折情節的短篇小說和趣味漫畫。
而從出版社的角度,哪些書籍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喜愛呢?童書品牌『讀小庫』主管劉亞介紹,在目前『讀小庫』的受歡迎圖書中,有各國文學大師的短篇作品集,也有《八十天環游地球》《白雪皇後》等流傳多年的世界經典,還有非常現代的新故事,比如《不要吃掉龍》這樣的非傳統、甚至是顛覆傳統的公主故事。
家長:『應該』與『喜歡』之間的糾結難題
對尚在成長中的兒童來說,閱讀兒童文學是開拓眼界、培養思維方式的重要渠道。在這過程中,家長是否應該介入他們的閱讀,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成為許多家長的難題。
采訪中記者發現,家長們為孩子們購買的書,多來自於『書單、榜單和孩子的喜歡』。除了老師定期推薦的必讀經典之外,『他喜歡什麼,我就買什麼。』他們不太去看書的內容。
但也有家長說,引導是必不可少的,自己一定會幫孩子把關,推薦一些他應該閱讀的書,但是在『應該閱讀』和『孩子喜歡』之間,家長們犯了難。
在書店裡,邢麗拿起一本烘焙教學,告訴記者這是她打算買給孩子的書,但女兒看到後,搖搖頭表示不是很感興趣。
邢麗說,孩子從很小時候就喜歡校園小說,『以前希望能提起她的閱讀興趣,鍛煉速度,但是一直看下去,會擔心這類內容沒有太多營養』。現在她更希望給孩子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多接觸各個學科的知識,但是孩子卻不太喜歡。
在經歷過多次『推薦和拒絕』後,很多家長開始意識到,孩子們的興趣是第一位的,在校園學習和長期閱讀中,孩子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力。『很多自己特別希望他學習的書,買來後孩子就放一邊,他讀不進去還是沒有用。』
『愛心樹』童書編輯在談及家長的引導閱讀時,建議家長采取孩子能接受的『溫和方式』。『比如可以采用選取章節試讀的方式,讓孩子親身體驗之後,再決定是否要繼續讀。』
劉亞也提到孩子們的閱讀自主性,『我主張給孩子的書上不封頂,盡量多給他們提供資源。把他們放到書店、圖書館、繪本館去吧,讀什麼都好,大量接觸圖書就好。如果家長也同時讀一讀,閑時跟孩子討論一下某本書,那就更好了。』
希望給孩子看什麼樣的兒童文學?
如今,家長在為孩子們選擇圖書時,不僅重視圖書的內容和情節,也開始更加關注兒童文學作品中所傳遞出的價值觀。
前兩天,有媒體刊發文章《為什麼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讀曹文軒?》,指出曹文軒的作品中存在『落後的性別觀』。
曹文軒是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獲得者,他的《草房子》《青銅葵花》等小說一直孩子們中小學階段的必讀書目。
上述文章一出即引發熱議,作家在多年前寫下的文學作品,裡面的思想和價值觀,當下的孩子們是不是還依然受用?
曾做過童書編輯的邢麗也表達了類似的焦慮,『在曹的書中,女孩子普遍是隱忍、柔弱的,而我們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在當前女性生存處境相對艱難的狀況下,這一套價值觀顯然已經不太適用,她應該學習的是獨立、自主。』
但在很多孩子們眼中,似乎並沒有感受到這種觀點的壓力,『我喜歡讀他的書,因為他寫的「很美」』。六年級的楊葵說,她和她的朋友都很喜歡讀曹文軒寫的故事。不同的角度,家長和孩子有不同的看法,兒童文學中的這類討論仍然存有爭議。
兒童文學評論家劉緒源曾將真正高質量的兒童文學比喻為『水果』,它必須像十年樹木那樣合於藝術發展規律,不可能大量速成,也沒有直接實用的價值,卻能影響人的靈魂,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何為孩子提供好的兒童文學,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也是很多童書所努力的方向。劉亞說,『之所以能放心把孩子丟進書海,一個重要前提是出版方要負起責任。讀者能看到什麼書,是被出版方篩選過的;讀者能看到什麼質量的書,是由出版方的編輯水平決定的』。
在劉亞看來,『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首先能夠貼近兒童性格特點或貼近兒童生活,充滿溫情、希望與人文關懷,這樣孩子纔能真正融入其中,並且從作品中得到心靈的治愈,鼓起勇氣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而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兒童能夠接觸到的文化類型繁雜多樣,編輯也建議家長給孩子閱讀一些優秀傳統文化讀物,『應該給孩子看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了解中華文明的獨特之處與珍貴性,守住文化的根。』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俄媒:美情報溯源無『實錘』也不會阻礙其『甩鍋』中國
- 美國拙劣的政治溯源侮辱了科學和世界
- 柬埔寨官員: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損害國際抗疫合作
- 搞軍演、拉盟友,美國『秀實力』 東南亞國家為何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