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走進齊魯工業大學
大眾網濟南訊(記者 白衛 通訊員 張以剛 李曉曉 閆勇)一根發絲般粗細的光纖延伸到四五千米深的地下,上面串著的傳感器能准確讀取地下溫度、壓力等關鍵信息,大大提昇油氣井采收率;一項真空低溫脫水技術讓大山裡普通的食品運輸企業轉型為頗具規模的出口食品加工運輸企業……這一系列來自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中助力企業揚帆遠航。
5月8日下午,由全國近40家重點新聞網站及山東本地主流媒體組成的2018全國網絡媒體山東高校采風團走進齊魯工業大學,實地采訪新舊動能轉換中的科技擔當。

齊魯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王英龍
『我們從國家、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入手,以一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責任和擔當,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王英龍對記者們說。
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讓『老樹發新枝』
針對上游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山東省輕工生物基產品清潔生產與煉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陳嘉川和團隊研發了『速生闊葉材制漿造紙過程?催化關鍵技術』,以現代生物技術為主要手段,改革創新傳統制漿造紙技術,自主研發了?促磨漿技術、?促消潛技術等一系列制漿造紙?催化綠色技術,在降低國產木材原料磨漿能耗、減輕有毒物污染等多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數據顯示,在2012?2014年期間,僅項目完成單位累計實現新增銷售額130.1億元,利潤25.6億元,產生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齊魯工大(省科學院)激光所首席專家劉統玉教授帶領團隊成功開創的『基於光纖傳感網絡的煤礦安全綜合監控系統』,將高、精、尖航天技術引入煤礦安全監控,神奇的『頭發絲』——光纖可監測煤礦火災,『千裡之外』感知井下瓦斯、CO濃度,能成功預防90%以上火災,為礦井災害預防預警、應急救援、安全監測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為礦井工人安全的保護神。
瞄准科技前沿,培育新興產業
齊魯工大(省科學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要,在大數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領域大放異彩。
『物聯網醫療模式構建與關鍵技術應用』瞄准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慢性病高發等問題,創新性地構建了系統化的物聯網醫療技術體系和應用模式,在深化醫改、醫療扶貧、助力物聯網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經過近40年打磨,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研制出的第四代海洋環境監測浮標『FZF4-1』,可以確保長時間、連續性、全天候的工作——它每日定時測量並且發報出海流、海溫、潮位、風速、氣壓等20多種水文氣象要素,充當著國人海洋活動的『保護神』。
由王瑞明教授主持完成的『海藻糖生產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成果榮獲2016年度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該項目自2010年起先後在山東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推廣應用。2016年,技術應用單位的海藻糖產量已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大大降低了我國海藻糖產品依賴進口的現狀。
緊抓機遇參與國際競爭,拓展發展空間
我國是天然產物資源大國,但近年來我國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額卻極低。其關鍵原因,就在於缺乏與國際對接、互認的標准,以至於被攔在國際貿易的大門外。
齊魯工大(省科學院)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主任王曉和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研制了市場急需的蔗果三糖等56項國家標准樣品,以標准樣品的推廣應用帶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近三年新增經濟效益上億元。
針對新能源汽車先進動力、車載能源等關鍵技術,以新能源客車研發平臺為基礎,齊魯工大(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知學帶領他的團隊,歷時10年,終於實現了我國新能源客車核心技術自主化。他們做出了實現電池荷電狀態(SOC)精確估算辦法,開發出智能安全監控系統,系統解決了車載動力電源電流均衡、關鍵參數估算和安全監控防護等行業難題。
在新材料領域,在楊院生教授的帶領下,新材料研究所研發的世界首輛鎂合金輕量化電動客車首次下線,攻克了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實現了客車車身骨架(底盤除外)的鎂合金輕量化,獲得了國際鎂業協會評出的『2017年國際鎂業卓越產品大獎』。
改革優化環境,激發科研人員工作活力
為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齊魯工大(省科學院)先後出臺了《齊魯工業大學社會服務項目管理辦法》《山東省科學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給科研人員更大的自主權,充分下放成果收益分配權,激發科研人員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圍繞『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開發、中試孵化、產業化』的創新鏈條部署科研項目,實現了研發、中試、孵化、產業化的無縫對接,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此外,依托科學院中試基地,對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產業化提供全鏈條服務,完成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真正實現了成果與市場的『零距離』。
一系列重點領域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讓齊魯工大(省科學院)在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如汩汩清泉不斷湧流。
僅2016年通過技術轉讓方式轉化科技成果63項,轉讓收入2578.6萬元;通過技術許可方式轉化科技成果13項,許可收入287.28萬元;通過技術開發、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方式轉化科技成果462項,合同金額9901.44萬元。近兩年已經成立和正在洽談擬成立的科技成果產業化企業達到8家以上,預計以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式可實現融資額4.5億元以上,科技成果作價的價值近4億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夯實軟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 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青春鑄劍 航天報國
- 我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 覆蓋所有地級市
- 穩中向好,抗壓前行——透視當前中國經濟時與勢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
- 美國半年浪費1500萬劑疫苗 衛生專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區連發槍擊事件 四天內超10人遭槍殺
- 查出來了!日本莫德納疫苗混入異物為不鏽鋼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