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9月開始,無論是學電子工程,還是環境科學,所有清華大學本科新生的課程表上都將增添一門共同的必修課——『寫作與溝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近日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由該校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課程負責人。作為該校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的具體舉措之一,該課程計劃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並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正致力於構建『雙一流』的清華為何要將寫作課作為新生必修課?在具體開設過程中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1語病不斷、缺少邏輯、不會總結……大學生寫作能力退化
『寫作與溝通』,緣何成為清華所有本科新生的必修課?
『我們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領導者,而寫作、溝通、表達能力正是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之一。』彭剛告訴記者,『「寫作與溝通」課程定位為非文學寫作,偏向於邏輯性寫作或說理寫作,以期通過高挑戰度的小班訓練,顯著提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有業內專家認為,此舉不僅是對2017年年底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對清華『學生思辨與交流表達能力需要提昇』的回應,也是對當今人纔培養的一種反思。
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報道頻現。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論文缺少邏輯』『寫論文就是他人論文觀點的拼湊』『總是有很多病句』『不會總結』等讓不少學生表示『一寫論文就發愁』。
劉霞是一位知名媒體的編輯。最近幾年,她發現,即便是國內名校新聞專業出身的實習生,『寫作功底也越來越差了』:『采寫的稿件經常邏輯不清、層次不分,甚至還經常出現語病、錯字,一看就是基本功訓練沒有到位。』
河北師范大學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前不久參加一個比賽,要求寫一篇千字作文,但我寫完第一段就寫不下去了。相比於高中,現在的寫作水平退化太嚴重了。』
『高考作文與寫作能力關系不大。高考作文都是有套路的,提前背好、記好就可以了。所以很多同學盡管高考分數不低,但真要歸納、總結一些東西,就不容易了。』山西某高校學生劉瑜說。
而由於缺少論文寫作相關的指導課程,有很多老師也不得不降低對學術論文的要求:只求格式嚴謹規范,內容方面卻不甚嚴格。這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此前,一篇詞不達意、隨便堆砌的博士論文,讓作為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評審專家的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吉德直接在網上『開炮』:『論文裡有這樣一個標題「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作品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這是我迄今見到的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的雷人標題。此標題不但奇長無比,而且語病多多。可以看出,學生和導師都極不認真,極不負責。』
2高校寫作教育有待加強
與不少大學生令人擔懮的寫作能力相比,眾多大學的培養計劃裡,開設『寫作與溝通』類似課程的卻是寥寥無幾。學生們的焦慮,似乎也只出現在需要寫論文、交總結等『特定時間』。
『我都多大了,還要上語文課?』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大學生,他們均表示其所在高校並沒有類似課程開設,自己在大學階段也沒有接受過類似訓練。
北京某高校學生宋丹陽告訴記者,盡管其所在高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大學生應用寫作』課程,教授各種寫作規范和寫作方法:『但同學們基本不聽,就隨便混個學分。』
寫作的意義和價值,被大大低估。
『為什麼寫作重要?因為它是通過邏輯思維構思布局、組織思想,通過搜集證據取捨素材,通過准確的語言加以表達,並通過提煉觀點展示結論。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寫作過程,而是一種思想和論據的組織過程。』這讓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有些著急,『幾年前我拜訪一位朋友。他直言現在的學生有很多優點,比如「分析能力很強」,但一份兩三頁的會議總結或紀要都寫不好。而這正是很多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
此前,北京大學教授盧曉東表示,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小學階段的寫作教育沒跟上:『在整個中小學階段的語文設置上,我們對語法、字詞的正確性方面要求非常高,比如字聲要發音很准,寫字的筆畫不能出錯,成語的解釋只能有一個固定的標准。但是對寫作的要求卻並不高。』
『還需要重新反思大學階段的母語教育。』上海某高校教師林楓指出,當前,大多數高校不僅沒有開設寫作必修課程,甚至原有的和母語教育相關的『大學語文』課程也日益邊緣化:『再加上這門課程大多被定位為「文學素養課」,缺乏對基本寫作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寫作能力、思辨能力的提昇作用並不大。』
與之相比,在國外不少名校,寫作課早已成為其教育體系的關鍵內容。
一項針對900多所美國高校的調查顯示,96%的四年制高校開設了大一寫作項目。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寫作課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些文科專業的學生甚至被要求連上三學期寫作課,課程要求也比較嚴苛。
『美國高校的寫作中心於20世紀30年代興起,目的是為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和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供寫作方面的指導與反饋,尤其關注規范學生的學術論文寫作。』方略研究院研究員刁若塵表示,『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學習者的「主體寫作過程」,往往以課堂寫作任務為依托,采取多種多樣、有針對性的輔導模式。反觀內地大學的寫作教學,大多還停留在教師批改作文的階段,對提昇學生寫作能力的幫助十分有限。』
3提昇學生寫作能力要多措並舉
當『寫作與溝通』課成為清華學生必修課,怎麼開、講什麼、誰來講,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按照清華的構想,學校將成立專門的教學機構,組建不少於25名教學系列專職教師的教學隊伍,並鼓勵各院系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共同參與授課。課程采取小班討論的授課方式,每班15人左右。不同主講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專業背景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內容和風格上有所不同,但是在訓練的范式、學生寫作的產出、教師對學生寫作與溝通實踐的指導等方面,要求相對一致。
但有專家指出,要想補上大學生長久缺失的寫作能力短板,遠遠不是一門寫作課就可以完成的。
『比如普林斯頓大學,已構建起一個全方位服務於學生寫作的體系。除了每年開設超過100場寫作研討班,要求本科新生必須參加外,還建有寫作中心,為所有在校生提供免費的一對一寫作輔導,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批判思考能力;針對在校生關於科學工程類的寫作需求,另外專門開設兩門課程;此外,還通過為教師提供用於教授學生寫作的策略、資料和案例,及運營一部年刊,節選學生作品等諸多方式,致力打造整個學校的學術寫作文化。』刁若塵介紹,『這調動了整個校園的寫作積極性。』
盡管清華目前並未公布其更多的寫作教育構想,但相關信息顯示,校方已有思考。此前,在清華舉行的寫作課程建設研討會上,『分級』教育成為不少在校教師的共識。
清華理學院教授白峰杉建議,寫作課要『由淺入深、由窄及寬』。該校教務處副處長蘇芃認為,可以把分級放大到低年級通識教育的讀寫課程、高年級專業課程、畢業生綜合論文訓練三個層級來提昇學生的寫作能力。
此外,還有專家建議,除了要將寫作訓練拉長至整個大學階段外,還要注意和專業課程的結合。
『學習任何一門課,老師都要規定完成一定的寫作作業,撰寫與課程相關論文,要求他們學會書面表達,注重其思辨能力、溝通能力的培養。如果每門課都能如此要求學生完成兩到三篇課程論文,那麼其寫作能力自然會有所提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本報記者鄧暉本報通訊員祁琳)
鏈接
國外名校怎麼提昇學生寫作能力
哈佛大學:融合學術、道德、社會問題的寫作課
『說明文寫作課』作為哈佛學生唯一的必修課,旨在教會學生如何深入閱讀和分析文本、利用證據、提問、結合原文素材、發展觀念、組織論據,以清晰有效的方式與讀者溝通。而寫作之所以成為哈佛文科教育的精髓,在於它將學術、道德、社會問題融合在了一起。
耶魯大學:一手研究、文本細讀和批判性思維
耶魯大學的學術寫作課程主要訓練學生三方面的技能:鼓勵學生從小的關注點入手,對一手資料進行研究,進而形成自己的二手資料;文本細讀訓練學生從文本的原始含義出發,觀察它與更大主題的共鳴,然後利用這種共鳴去重新解讀原來的對象;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重點在於讓學生把各層的論點按照等級排列,學會總結,不遺漏重要的部分。
麻省理工學院:寫作、閱讀和研究的有機結合
麻省理工學院的寫作課程是與人文研究融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實現批判性閱讀,熟悉寫作過程,學習如何有效運用充分的證據、可信的研究資源以及別人的觀點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此外,課程還注重言語實踐活動。
(本報通訊員 祁琳 本報記者 鄧暉 整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夯實軟硬件『底座』 『教育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 中國飛航事業60年背後的青年力量:青春鑄劍 航天報國
- 我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 覆蓋所有地級市
- 穩中向好,抗壓前行——透視當前中國經濟時與勢
-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增多
- 美國半年浪費1500萬劑疫苗 衛生專家:真的很可悲
- 南非德班地區連發槍擊事件 四天內超10人遭槍殺
- 查出來了!日本莫德納疫苗混入異物為不鏽鋼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