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貧困人口減少受助學生數卻增長 官方回應:不矛盾
2018-03-02 09:54: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新網3月1日電 全國整體貧困人口在不斷地減少,而這十年來受資助學生人數和資金卻在不斷地增長。對此,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今日表示,兩者之間關系不是矛盾的,而是正相關,正因資助資金金額和資助規模、人數的快速增長,促進了扶貧規模的下降。

  教育部今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學生資助工作進展情況及成效。有記者問,國家資助體系建立已經十年了,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但隨著國家扶貧力度加大,整體上貧困人口在不斷地減少,而這十年來受資助學生人數和資金卻在不斷地增長,這個現象如何理解?

  馬建斌對此表示,表面看來,這個數據確實是矛盾的,因為這十年來黨和政府的脫貧攻堅力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十八大以來,資助金額和資助規模確實在不斷地增長,並且大幅度的增長。表面看似一個矛盾的數據,其實不是矛盾的,兩者之間關系不是矛盾的,而是正相關的。簡單的講,正因資助資金金額和資助規模、人數的快速增長,促進了扶貧規模的下降。他具體解釋道,這麼講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資助促進了貧困人口的脫貧。我國家目前的脫貧標准是人均收入3000多元,如果沒有學生資助,如果不能解決貧困家庭子女的上學學費問題、生活問題,這個家庭脫貧就很難了。正因為解決了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所以促進了這些貧困家庭的脫貧。

  另外一個方面,學生資助促進了這些貧困家庭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因為通過學生資助,幫助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入學,完成學業,提高了他們的科技文化素質,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讓他們能高質量就業、穩定就業,也就促進了貧困家庭的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如果沒有學生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很可能就會流失,那這個家庭要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就是一句空話。

  他指出,十年來,資助資金、資助規模的不斷增長,體現了我國扶貧政策的優越性。我國扶貧政策是脫貧不脫政策,就是在一定階段內,貧困家庭脫貧以後繼續享受國家扶貧優惠政策。因為要『扶上馬、送一程』,避免他『坐不穩再掉下來』。

  他表示,十年來資助規模和資助資金總額不斷增長,也體現了我國學生資助政策的科學性。因為我國學生資助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動態調整的,是根據受助學生的受助需求,是根據財政的支橕能力來動態調整的。所以這十年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膳食補助標准在不斷提高,高中階段的助學金標准不斷提高,高校的助學金標准、獎學金標准、助學貸款標准也在不斷提高,像2017年提高了博士生國家助學金的標准。正因為標准提高了、范圍擴大了,所以資金規模和受助規模在不斷增長。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