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趙秀紅)一項新的權威調查發現,兒童數字化技能成長迅速,早早便超越父母,形成了所謂的『數字代溝』。這給傳統的教育方式帶來很大挑戰,同時也給兒童網絡安全提出嚴峻問題。今天下午,騰訊社會研究中心邀請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與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字代溝』問題。
張海波是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2016—2017中國兒童網絡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的負責人。報告通過對11萬份網上調查問卷的分析,揭示了3—14歲中國兒童數字化成長的軌跡,並取得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發現。
張海波將這份報告主要針對的2000年以後出生的人群定義為『數字時代原住民』,他們是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社交媒體、網游和直播包圍下長大的『滑一代』『搜一代』『游一代』『微一代』和『秀一代』。報告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研究網絡游戲攻略的頻率有顯著提高,12歲以後,已有接近半數(48.5%)的兒童曾研究過游戲攻略。網絡購物行為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長,14歲兒童使用過支付寶的比例已超過半數(57.5%)。兒童自主安裝網絡應用的比例較高,已有超過53.9%的6歲兒童安裝游戲、視頻、音樂等。
而相較於兒童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斷攀昇,父母在媒介使用行為上存在停滯和固化現象。數據顯示,在上網知識方面,有43.6%的14歲兒童表示自己懂得多,63%的14歲兒童的爸媽表示孩子懂得多。在8種網絡關鍵行為上,14歲兒童在與其父母的對比中,全面超越家長。
『兒童的數字化技能超過父母,加上父母和孩子對數字媒介方面的態度不同,有觀念差異,親子溝通難度增加,促使數字代溝現象形成。數字代溝既不利於兒童充分利用數字機遇獲得更大發展,又加劇了兒童在線風險。』對此,張海波向廣大家長提出建議,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上網行為狀況,清楚孩子的『數字軌跡』;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調整教育方式,對低年齡(10歲以下)兒童及早建立習慣和規則,對高年齡段孩子要主動溝通、交流。家長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跟上科技發展的最新腳步,及時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反超。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今天也正式對外發布《玩得開心、玩得安心——寫給家長的游戲指南》實用手冊,指導家長更好地應對兒童上網和游戲行為。
《中國教育報》2018年01月12日第1版版名:要聞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20部門印發意見加快勞務品牌發展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6例,均為境外輸入
- 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 北京證券交易所起航
-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主體數量已增至1.46億戶
- 全球多家醫學期刊聯合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橋本聖子談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是否成功讓歷史來證明
- 俄外長:俄或接受塔利班邀請出席宣布新政府組建儀式
- 泰國國家旅游局:曼谷等地計劃10月起對國際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