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堅持不下去了,咋辦?
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初出國門的海外學子中,有的能快速適應,有的則需要時間來磨合。如何能讓磨合的過程盡可能地縮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用興趣轉移注意力
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再到步入大學,人們在面臨階段性改變時,都需要一個重新適應新環境的過程。對初到國外的海外學子來說,除了因階段性改變而帶來的不適應之外,還會面臨不一樣的困難:語言不過關、上課跟不上;交友麻煩多、孤單感更甚;親友相距遠、愛情沒保障……種種壓力接連襲來,讓有些學子招架不住。
據臨床心理學博士王怡蕊介紹,在留學過程中產生不適應的學子比例較高,但會發展至心理障礙問題的一般都是不愛表達情緒、喜歡把事情悶在心裡的學生。本著『不想給人添麻煩』的心理,在自我疏解的道路上走進了死胡同,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產生負面情緒時,不妨和父母、朋友及時溝通,或許你一直糾結的事情能夠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王怡蕊還建議,可以用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比如畫畫、聽音樂、做瑜伽等。在負面情緒襲來時,選擇『暫時性撤退』,避免與問題的正面對抗。
不要為融入而融入
除了不適應環境之外,不少海外學子會有這樣的困惑:『人生地不熟的我,到底應該怎麼交朋友?』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就讀的劉暢就有這樣的煩惱:『我所在的地方中國人比較少,即使有大多也是廣東人。他們早就形成了一個自己的社交圈,我感覺很難融入進去。另外,因為中外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和外國人交朋友感覺不在同一個頻率上。與中國十幾個小時的時差也讓我很難和國內的朋友及時交流,這讓我覺得很孤單。』
在筆者采訪中,幾名留學生的經驗是:『逼迫自己融入』並不可取。比如外國同學愛吃帶血的牛排,而你內心是抗拒這類食物的,卻為了看上去興趣相投也跟著直呼『好吃』,這反而會給自己造成壓力。
就讀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於素媛表示,她並不會為了交友而去改變自己的習慣,對於自己不能接受的人和事會明確拒絕。『澳大利亞很多元化,我覺得並不是必須要融入當地人的社交圈。我的同學裡有很多亞裔,差異不大的生活習慣讓我們能更輕松地接受彼此,成為朋友。』於素媛如是說。
除此之外,於素媛還參與了很多志願者活動,她覺得這也是排解壓力的好辦法:『相對來說,志願者的價值觀相近,更易成為朋友。』於素媛在志願者活動中如願交到了很多朋友,這也讓她的生活更加豐富,也自信了許多。
及時進行心理諮詢
適應新環境的情況大多類似,不適應的情況卻千差萬別。
知乎上曾有留學生說,他的朋友因為學習和生活的壓力,『精神恍惚,行為做事已經不是正常人的表現』,甚至有自殘和自殺的傾向。在一次趕火車時,他的朋友不慎從臺階上滾落,被送到醫院後,醫生發現他情緒起伏很大,便把他轉移到了心理專科醫院治療。
相關專家指出,有負面情緒的人都應當及時向有能力、有資質的人發出信號,表示『我需要適當的疏導』,心理求助並不難堪。面對矛盾並解決矛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矛盾,直到它發展到自己都無法控制的時刻,一觸即發。
國外大學大都設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室,對於留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很有經驗。但也有學子不願意在校內求醫,害怕被同學知道、議論。對此,王怡蕊建議可以預約校外的心理諮詢師,有中國或亞洲背景的諮詢師相對更為合適,因為交流順暢會使學子更輕松暢快地表達情緒。『如果不想面對面交談,還可以選擇線上模式,比如一些提供心理調節培訓方法的網站以及提供心理疏導的公眾號。及時求醫並不可怕,也不代表學生是異類,保持自身健康的情緒狀態纔是最重要的。』王怡蕊說。(趙佳雯)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20部門印發意見加快勞務品牌發展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6例,均為境外輸入
- 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 北京證券交易所起航
- 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主體數量已增至1.46億戶
- 全球多家醫學期刊聯合呼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橋本聖子談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是否成功讓歷史來證明
- 俄外長:俄或接受塔利班邀請出席宣布新政府組建儀式
- 泰國國家旅游局:曼谷等地計劃10月起對國際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