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家長該不該『持證上崗』?
2017-12-14 09:51: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勤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我們更應該追問的是教育和學習的本質。近年來,各類畸形的教育競爭現象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成都市文翁實驗中學啟動『在參與中提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的課題研究,要求學生家長『一學年至少讀一本家庭教育類書籍,制訂一份家規家訓,至少交一本家長課堂筆記,至少參與一次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至少有一次有效的親子交流』。完成必修課後,家長可以領到一張『家長合格證書』。

  時下,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早已是全社會的共識。何況,該校所推行的措施也建立在對自身情況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之上,絕非空中樓閣。據報道,該校地處城鄉接合部,全校1000多名學生家長,60%為外來務工人員,40%為當地失地農民,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不到3%,高中以上學歷不到10%。因此,引導家長參與教育過程,避免因家庭教育缺失阻礙學生成長,這所中學的做法值得肯定。

  目前,為了獲取『合格證書』,部分家長的積極性已經得到了充分調動,可謂成果喜人。既然如此,讓家長『持證上崗』是否該被推而廣之,成為普適性的舉措?

  筆者認為,恐怕對此還得保持一份冷靜和審慎。

  其一,家長手中的『合格證』含金量幾何,需要由科學方法來評判。成都市文翁實驗中學對家長所提出的要求並不算高。讀一本書、制訂一份家規、進行一次親子交流,是富有實效性和可行性的家庭教育方法。不過,這些舉動能否切實提昇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這需要該校的課題研究成果加以理論支橕。既然該校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那麼校方又該如何保證他們的培訓質量,不讓培訓淪為走過場式的形式主義,就值得深思。

  其二,『持證上崗』會不會為家長帶來額外壓力?據校方介紹,嶄新教育模式的目的『不是想給家長壓力,而是給家庭教育一個規范的軌道』。為了適應不同家長提昇家庭教育素養的差異性,挖掘家長提昇潛力,學校在『合格家長』的基礎上提出了『合格家長』『優秀家長』『卓越家長』的『五個一』指標,鼓勵家長梯級成長,每學年為不同等級的家長頒發證書。既然有等級之差,也就意味著家長不得不在潛移默化之中應對競爭的壓力。若在各大學校推廣『持證上崗』,是否會造成家長、家庭之間的新一輪攀比,進而演化為『拼爹』?

  我們更應該追問的是教育和學習的本質。近年來,各類畸形的教育競爭現象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比如,數不勝數的補習班、輔導班耗費家長大量資金和精力,還把家庭教育抬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一時間,家長、老師、社會無不陷入教育焦慮中,唯恐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後半步。

  我不否認成都市文翁實驗中學獨具創造性的措施。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作為先行者,『持證上崗』的得失值得借鑒。能讓廣大家長更為積極地與學校合作,給予孩子更為平坦、順暢的成長之路,善莫大焉。因此,更應關注該校課題研究的後續進展,觀察該舉措為學生成績和成長帶來的影響。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