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國際化學校行業快速發展 急需建立質量保障體系
2017-10-30 09:50:2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作者:張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民網杭州10月29日電(張歌)近日,首屆國際化學校高峰論壇暨國際化學校行業年會在杭州召開。超過五百位國際化學校校長、辦學集團負責人與國內外教育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本著『權威、專業、前沿、務實』的宗旨,圍繞『基礎教育國際化人纔培養之國際課程本土化創新』的主題,共同探討國際化學校行業的發展趨勢,並分享基礎教育領域國際課程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國際化學校行業快速發展

  論壇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王本中發表《對我國基礎教育國際化30年的再思考》主題演講,並提出『中國教育要走向現代化、融入世界、擁抱未來』。

  近些年來,基礎教育國際化學校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國際化學校數量已逾千所,在校生人數超過百萬人。三十餘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從最初的單向學習和引進國外教育,到雙向交流與合作,再到深層次的開放、引進與融合。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在其主題演講中提出,民辦國際化學校將成為實現更美好教育的主要路徑之一。

  國際課程本土化成重要實踐方向

  當今社會對國際化人纔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國際化人纔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真正實現國際化人纔培養,幫助學生獲得適應未來挑戰的素質和能力,是國際化學校在辦學過程中亟需探討的問題。

  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准修訂組組長梅德明、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葉翠微、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課程發展與支持副總監Ms. Carolyn Tiller、芬中教育協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棟等諸多教育專家分享了不同國別國際化人纔培養的實踐道路。

  課程建設是學校進行人纔培養的重要抓手,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國際化學校越來越意識到國際課程本土化創新的重要性。論壇上,更有數十位優秀校長及專家學者,針對『國際課程本土化創新』主題進行了實踐分享,並分別就『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素質教育』三大領域的課程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際化學校急需建立質量保障體系

  國際化學校行業發展迅速,但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行業多數從業人員經驗需更加成熟,在辦學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與此同時,國內尚無既滿足國家人纔發展目標,又符合學校辦學實際的國際化學校標准體系,學校辦學質量難以衡量。

  本次論壇上,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曹文對世界各國學校評價認證標准體系進行深入分析,分享了《國際化學校質量保障標准體系》建設階段性研究成果。與會學校代表及國內外專家對標准體系制定表示了深切的認同與期待。

  此外,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注重調動市場活力和社會力量。對此,許多與會學校代表及專家表示,希望在此大形勢下,凝聚國際化學校行業力量,建立一個以凝聚引領、平臺服務、規范自律的行業組織,推動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