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開學之際,教育部和央視公布《開學第一課》,體現出了五大看點——有『書卷』造型的舞臺公開課教室,有與機器人比拼鋼琴彈奏,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人生講述,有《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詮釋對『武』的理解,整個課程圍繞『字』『武』『文』『棋』和『路』五個關鍵點,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探尋文化淵源,體會到中華文化真實的韻味,從而實現精神的洗禮、人格的塑造。
《開學第一課》是一堂生動而豐富的大型公益活動,究其意義,教育部的相關通知中已明確,《開學第一課》是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機,並將作為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和開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8年首屆《開學第一課》開播以來,歷年的主題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從『知識守護生命』到『我愛你,中國』,從『乘著夢想的翅膀』到『父母教會我』,從『英雄不朽』到『先輩的旗幟』,開學第一課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讓孩子們在與時代結合的主題教育中獲得寶貴的精神財富,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宏大的開學第一課,還有了更為靈活、更為自主、更具創新、更接地氣的形式創新和內涵挖掘。
靈活體現在形式上的創新。不再拘泥於單一的說教,也不再受制於場地的限制,而是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或演講、或背誦、或觀看、或收聽、或交流,不變的是內涵,改變的是形式。正是形式的豐富多樣,纔更受歡迎並更具有群眾基礎。於此,孩子們不再是簡單的受眾,而是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和表演者,他們在參與活動中鍛煉了自己,也感染和教育了別人。
自主體現在創意上的差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對於開學第一課怎麼開,怎麼舉行,體現了充分的自主性和民主性。不但地區之間差異巨大,即便是細胞性的校際之間、班際之間,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設計、自我安排、自行組織,最大化的體現了原創性,發揮了主動能動性和創造力。
創新體現在作風上的平實。接地氣,纔能貼近現實、貼近實際、貼近需要。無論是高大上的公益晚會,還是小眾化的班級活動,開學第一課已然成為素質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載體,成為不斷衍生的實現路徑、不斷固化的教育手段、校園文化的社會認同。在人格塑造和思想教育存在重大短板的當下,開學第一課的設計特點、展示方式,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就現實來看,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意義重大。不過,如何教育,如何強化,既離不開形式上的創新,又離不開效果上的評估。因而,除了教育部門之外,整個社會都要意識到開展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性,並將其上昇到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高度來看待。唯有如此,纔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結合時代的變化而實現形式創新和內涵挖掘,讓『兒童的春晚』更加常態化、科學化、合理化,並成為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