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自主教育內容之一,也是哈工大附中堅持多年的一項特色德育活動。今年暑期,在班主任王亞男老師的精心組織和家長們的大力支持下,8月18日,初二十九班同學走出校門,走進哈爾濱師范大學展覽中心的文博館和動植物博物館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哈師大文博館,現館藏文物2000多件,產生年代幾乎覆蓋了中國古代各歷史階段,其中不乏存世孤品和國內罕見的文物真品,如:鎮館之寶——釋迦摩尼像、宋代影青連坐六角小瓶、齊白石真跡等珍品。展館講解教師認真地將每一件文物器件的歷史價值及其蘊含的歷史背景給同學們做了詳細的講解,讓同學們了解文物的實用性和珍貴性;教師用專業、生動的精彩講解,為同學們介紹了中華大地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的演進過程,以及制陶和制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歷代的精致的景德鎮瓷器深深地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
一件件文物,將大家帶到那個遙遠的時代,同學們被濃厚的歷史氣息深深吸引,沈浸在歷史的長河中,體會到了探究的快樂,感受到了5000年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發了同學們去探尋中華文化深厚底蘊的熱情。
哈師大的動植物博物館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設置森林景觀、草原景觀、濕地景觀、海洋景觀、大型鳥獸、植物多樣性、兩棲爬行類、魚類、無脊椎類、恐龍、昆蟲、貝類、植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等13個展區。該館就像一部厚重的生物史和生物多樣性教科書,展現出一幅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生命畫卷。片刻時光中,同學們身臨其境,仿佛經歷了千萬年的歲月變遷,盡閱東北大地的白山黑水。
通過參觀動植物博物館,增強了同學們愛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提高了同學們自然科學素養;也使同學們深深感悟到善待生物、善待生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人類長期而又艱巨的使命,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
社會實踐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體驗社會角色、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應用知識、轉化知識。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人文歷史、生物自然科學知識;開拓了視野,使同學們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更好的結合;提昇了同學們的文化素養,加深了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感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