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暑假孩子怎安放?老人看、帶著上班或報培訓班
2017-07-10 11:53:02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龔偉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每年寒暑假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但對於仍要上班的家長來說,卻是最頭疼的時期。孩子獨自在家中擔心發生意外,該如何『安放』他們成為家長、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帶孩子上班、送孩子回老家、給孩子報培訓班等成了許多家長臨時抱佛腳的不得已選擇。

每到假期,老人成為照看孩子的『主力軍』。

  最近,杭州某互聯網公司的職工給單位領導寫了一封申請書,申請暑假期間『做四休三』但不降薪,經媒體報道後引發熱議。而這家公司批准了申請,並將此福利推廣至全公司:凡家裡有2-12歲孩子的員工,都可以在暑假期間申請每周一次、每月最多三次的『陪娃假』。『別人家的公司』這項福利令人羡慕,那麼西安的家長又是如何解決暑假帶娃問題的呢?記者做了一番調查。

  放權型全權交付給老人

  每年寒暑假,都會有一部分忙於工作無法照顧放假孩子的父母們,將孩子直接送到老人家裡交給老人照看,有的老人住在外地,孩子因此也得被『快遞』回老家;也有的父母為了每天與孩子見面,將老人接到家裡。

  上周周末,市民李女士和丈夫一起把7歲的女兒送回漢中老家,將孩子交給孩子的祖父母帶。李女士說:『孩子上學之前,就一直生活在老家由我娘家人幫忙照顧,上小學之後孩子纔被接回到我們身邊,轉眼又到放暑假的時候了,我們倆上班沒時間,老人在城裡又呆不慣,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

  李女士說,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給老人,每天給孩子打電話或者微信視頻,幫助孩子逐漸適應不在父母身邊的生活,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能增進自己與父母之間的交流,畢竟孩子很熟悉各種社交軟件的運用,這樣每天在跟孩子聊天的過程中也能跟老人嘮嘮家常。看到孩子在老人身邊每天快快樂樂,父母身體健康,自己心裡也踏實。

  采訪中,記者發現像李女士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不少家長認為,假期把孩子送回老家,一來解決了孩子的『安放』問題,二來彌補了孩子和隔代長輩的親情交流。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也有家長選擇讓老人帶著孩子參加旅行團,讓老人單獨帶孩子出去旅游。

  市民侯女士表示,雖然自己和丈夫都有年假,但畢竟只有幾天時間,每年帶著孩子出行度假的機會有限,所以他們總會選擇在暑期讓四個老人一起帶著孩子出門旅行。『只要選擇的旅行團靠譜,這樣老人帶孩子也不會太累,孩子也能增長見識。』侯女士說。

  消耗型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

  『即便到了假期,孩子的學習也是頭等大事,絲毫不能懈怠。』采訪中,也有家長在暑假期間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讓孩子把白天的時間全都『消耗』在各種班裡,而家長只需負責在各種班之間接送孩子。

  市民肖女士的孩子今年9月即將昇入小學三年級,她在假期給孩子報了英語班,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上課。此外,每天下午1點半到3點半是游泳課,結束後,孩子還得被送到托管班接受語文和數學的課程輔導。『這樣孩子一天的時間都能充分利用起來,不但有文化課方面的知識補充,還有游泳這樣的技能提昇課。』肖女士說,這樣的安排很合理,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不用為孩子沒人照看而擔心。

  記者走訪發現,市內有很多托管機構都開設了暑期班,有私人經營的家庭式托管班,也有連鎖式的教育托管機構,根據托管時間的不同,價格也不同。『我們都是雙職工,只能為孩子選擇全天托管課程,跟平時上學時間一樣,每天早上把孩子送去,下午接回。』市民王先生說,『看著孩子假期也不能休息,其實挺不忍心的,只能盡量騰出雙休的時間多陪陪孩子。』

  跟班型跟著父母去上班

  不方便讓父母帶,又不想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托管班,在西安也有一少部分家長會選擇帶著孩子去上班。

  從事設計工作的陳先生在孩子剛考完試的幾天時間裡,每天都帶著6歲的兒子上班。陳先生的老家在海口,父母不在身邊,妻子的工作單位日常管理比較嚴格。假期來了,不用上課的兒子只能跟著陳先生了。『我的工作環境和時間都比較自由,所以帶著孩子上班同事和領導也不會介意。』

  在一家培訓機構上班的林女士也面臨著相同的情況。林女士坦言,家裡老人都健在,但夫妻倆並不願意讓老人帶孩子,『現在都提倡讓孩子釋放天性,不要被過多的條條框框所束縛,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的一些固守觀念的做法,會讓孩子覺得不適應。』她說,因為工作的便利,她每天帶著孩子上班,自己工作的時候會給孩子安排一些任務,讓孩子在辦公室內完成,孩子有什麼想法也能及時和家長溝通。

  跟著父母上班的孩子不必困在家裡,還可以了解父母的工作環境,更多地和父母溝通交流,有利於孩子理解父母。但是對很多家長來說,受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的制約,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家長。

  因此,有些中介公司推出了暑期保姆服務,在暑假期間的工作日,暑期保姆會上門照顧孩子,但由於很多孩子對陌生人的照顧比較排斥,另外家長們也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不放心將孩子和整個家直接交給陌生人,這種新穎的服務也就沒能火起來。

  專家孩子應該享受親情滋養

  西安心沁源心理保健諮詢中心主任鄭敏表認為,假期是孩子幾個月快節奏學習生活之後的放松休息時間,但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在假期裡不能長時間陪伴孩子,只能將孩子交給祖父母照看或是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打發時間。無論是采取何種方式讓孩子度過假期,家長都不能忽略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如果將孩子交給老人照看,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都要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在撫養、照料和教育這些方面,父母對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母們應該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全權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另外,在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不能缺位,尤其對於年幼的孩子,其心理成長需要親情的滋養,而假期就是孩子享受親情的最好時間。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親情滋養的孩子,是另一類的『留守兒童』。

  文/圖記者龔偉芳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