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揭秘少兒動畫片『鄙視鏈』 為何『喜羊羊』在底端?
2017-07-10 11:44: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網傳的動畫片鄙視鏈截圖。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張曦)早前一篇《中產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的文章在朋友圈流傳,其中提到隨著父母經濟收入的不同,有一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正在悄然形成,其中就連看《喜羊羊》、《熊出沒》的孩子,也無法和看《迪士尼》、《小豬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

  這篇文章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認可,也有網友覺得難以理解,國產動漫現狀如何?怎樣破解這樣的僵局呢?中新網記者展開了調查。

  在網上流傳的『動畫片鄙視鏈』圖裡,金字塔尖的是《探險活寶》、《開心漢堡店》、《倒霉熊》等最新、最流行、還沒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種英文原版動畫片,排在第二的則是《迪士尼》、《海綿寶寶》、《托馬斯小火車》等歐美日韓引進的動畫片,最末尾的是《喜羊羊》、《熊出沒》、《豬豬俠》等國產動畫片。

《小豬佩奇》劇照。

  記者對此采訪了30多位不同收入的家長,不少白領階層都表示,孩子最常看的是《小豬佩奇》、《汪汪隊立大功》、《天線寶寶》、《托馬斯小火車》、《迪士尼》、《超級飛俠》等。

  『我都讓孩子看《小豬佩奇》的英文版,從小可以學英文。』在北京工作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並非不待見國產動畫片,而是覺得一些國產低幼動畫的教學功能偏弱,『看《迪士尼》可以學數學,看《熊出沒》就是看劇情,而且英語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能從小就掌握的話,對上學太有幫助了』。

《喜羊羊與灰太狼》劇照。

  對於『喜羊羊』成為鄙視鏈最底端,記者采訪了出品方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動畫制作部副主編蘇婉梓,她直言理解家長的選擇,『新一代的白領或孩子家長,普遍都是80後、90後,這一代也是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下長大的一群,他們接觸到的國內外的資訊、動畫更新最多最快的一代人,所以他們對動畫的內容,審美各方面都有比較高的鑒賞水平和高度,追捧好的作品這個是可以理解』。

《智趣羊學堂1》動植物篇曾嘗試加入『小青蛙』童謠。

  蘇婉梓透露,目前『喜羊羊』從內容制作,到形象的創新,每年都會改良,今年還推出了全新的教育系列動畫《智趣羊學堂》,主要針對3-6歲的學齡前兒童,通過簡單趣味的故事包裝知識點。另外還會推出一部未來科技系列劇《發明大作戰》,合計超過120項神奇發明,希望全面開發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超級飛俠》劇照。

  記者注意到,在受歡迎的一系列動畫片中,《超級飛俠》是另類的存在,一方面不少家長都不知道這是一部國產原創動畫,另一方面該劇的衍生品也在網上十分暢銷。

  出品方奧飛娛樂方面透露,《超級飛俠》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一開始就嚴格按照國際標准制作,『每一集動畫片超級飛俠都會去到不同的國家/地區遞送包裹,在幫小朋友解決困難的同時融入當地人民俗文化,風土人情以及語言等,反映世界多元文化、寓教於樂』。此外,記者了解到,該劇單集的制作成本超百萬,目前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智趣羊學堂》劇照。

  為什麼國產動畫片在某些人群中不受『待見』?一位業內人士坦言,一方面是家長希望孩子學英語,另一方面和當下國產動畫片不分級有很大關系。

  『國外那些動畫片都有年齡分級,會直接說明適合幾歲小孩看,家長選起來也方便放心。』這位業內人士提到,不分級的後果,不但家長沒辦法第一時間找到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電視臺也不會根據分級情況在適合的時段播放適合的動畫片。

  『現在能看動畫片的孩子,要不就是幼兒園小學放學了,在外婆家奶奶家看的,家長監管不了,電視臺又放最高收視的動畫片,但裡面的內容不一定適合全年齡段的孩子去看。』

  不過,在蘇婉梓看來,她對未來國產動畫片的市場充滿信心,『目前中國的動漫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動漫產業的推動和扶持,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湧現,甚至國漫能超越世界水平,我都不會感到意外』。(完)

責任編輯: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