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講述校訓故事 涵育核心價值】齊齊哈爾大學當代"居裡夫婦"詮釋養正毓德校訓精神
東北網5月26日訊(記者 霍梟涵)在祖國東北邊陲齊齊哈爾市的勞動湖畔,坐落著齊齊哈爾大學。歷經60多個春秋砥礪,學校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最北部地區的綜合性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教授郭祥峰。

齊齊哈爾大學校訓碑石。
基於對大學精神的文化自覺,齊齊哈爾大學提出『養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訓,『養正毓德』是為了培養人、教育人、發展人,實現學生未來『精存自生』於天地之間的目標。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齊齊哈爾大學幾代人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16萬多名各類高素質人纔。
郭祥峰和他的愛人賈麗華都是齊齊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教師,多年來,郭祥峰夫婦投身於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以校為家,節假日都在實驗室度過,校內師生無不感動敬佩。
郭祥峰是齊齊哈爾大學二級教授、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從事高等教育事業三十多年來,他始終懷著一顆實乾興邦的赤子之心,紮根邊疆、艱苦奮斗,愛崗 敬業、忠於職守,是省內外高校化學化工領域的知名學者。上世紀90年代下海經商潮流湧動,作為一個青年教師,剛剛碩士畢業的郭祥峰有很多機會走出去。他不 僅堅持留校工作,還主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學校的校辦化工廠轉化生產,很快使學校化工廠轉虧為盈。他說,『我的科研成果是在學校完成的,應該為學校做點貢 獻。』
2004年,他在國際頂級化學刊物發表了研究論文、取得了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在有許多機會去經濟發達地區和知名高校工作的情況下,他回到了 齊齊哈爾大學。有些人表示不理解。他說,『讀博士時,齊大為我提供了機會、還盡力為我創造好的科研條件,我個人也承諾畢業回來工作。所以,我不能辜負齊 大,不能對不起信任和支持過我的領導和同事們。』
郭祥峰主講過十多門理論課程,並參加實踐教學。他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不僅在課堂上講授知識和理論,更用行動為學生做出榜樣。多年來,他幾乎每 周工作七天,每天都很晚纔離開學校,節假日也很少休息。很多學生深受感染和激勵,畢業多年以後還一直記得這位老師。他平時不善言辭,但課堂上卻滔滔不絕、 樂於其中。他常說,『講課就像講故事,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你喜歡的人,豈不樂哉? 』
郭祥峰重視教學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課外科技活動,不僅平時、節假日要工作,甚至陪著學生通宵在學校。
郭祥峰的學生張紫岩告訴記者,自己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有時找不到突破口,對自己喪失了信心,郭教授總是耐心指導,默默鼓勵,指導自己解決問題,心裡特別感動。
郭祥峰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從未放松科學研究。早年科研條件差,他在夏天漏雨、冬天進雪的實驗室裡搞研究。有一年暖氣片凍碎了,上下水也沒 了,為了不耽誤研究進度,他站在冰上做了半冬天的實驗;夏天熱了,拿起記錄本,扇一扇,一乾就是一天,一忙就是一年。郭祥峰執著追求、勤奮工作、獻身教育 和科學研究事業的精神與業績,在美麗的環湖大學廣為傳頌。他以實際行動為全校師生樹立了一個紮根邊疆、勤奮工作、嚴謹治學、勇於奉獻的榜樣。
秉承『養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訓,齊齊哈爾大學正在面向未來,抓住機遇,努力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