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公務員  >  行政能力測試
搜 索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全)
2009-09-29 14:19:17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鍾)

  所給處的圖、表、文字或綜合性資料均有若乾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和判斷處理。

  請開始答題:

  一、根據所給圖表、文字資料回答121-126題。

圖1:1994至2006年全國報紙印刷量增長曲線

表2:1994至2006年全國報紙印刷量增長曲線

  在1994至2006年間,全國報紙印刷總量持續增長。

  以2004年為例,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企業佔90%,而且全部增長5%以上,增長率達兩位數的企業佔66.67%。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5家,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17家,增長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8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1家。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0家,增長5%以上的有16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13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19家,增長5%以上的有14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10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1家。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0家,增長5%以上的有14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7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8家。

  121.2004年印刷量增長率在5%以上的企業有(    )家

  A.19         B.49         C.55          D.無法判斷

  122.2005年,年印刷量在5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中,印刷量增長率為負的企業所佔比例是(    )

  A.16.6%       B.32.3%        C.35.0%        D.38.3%

  123.2006年,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中,印刷量增長5%以上,且低於10%的企業有(    )家

  A.3              B.4              C.5             D.8

  124.以下關於1994至2006年年印刷量、年增長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年平均增長率在10%以上

  B.年增長量最多的是2001年

  C.年增長率大於10%有8個年份

  D.1998年的年增長量不到2002年的一半

  125.2005年與2006年相比,年印刷量在5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中,以下正確的一行是(    )

  A.年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數                             11        11

  B.年增長率低於5%的企業數                          33        31

  C.年增長率在兩位數的企業數                          13       10

  D.年印刷量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佔企業總數的百分比  49%      50%

  126.根據資料,下列可以解釋報紙印刷量增長率變化的事例是(    )

  A.1994年各大報紙的發行量出現萎縮

  B.2003至2005年出現電子報紙等新媒體

  C.2000至2002年各大報紙紛紛增加版面

  D.1997至1999年各大報紙刊登的廣告數量持續減少

  二、根據下圖回答127-130題。

  1990至1992年和2000至2002年全球發展中地區飢餓人口的比例示意圖


  127.1990-2002年間,當地人民食物獲取狀況惡化的地區是(    )

  A.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B.南亞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西亞

  128.按1990-2002年間的發展趨勢,有幾個地區將能夠達到或超過2015年發展中地區(總體)的目標水平(    )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129.若南亞地區1992年總人口數為15億,該地區平均人口年增長率為2%,那麼2002年南亞地區飢餓人口總量為多少億人(    )

  A.3.30               B.3.96              C.4.02              D.4.82

  130.下列說法中,不能從圖示信息中獲得支持的是(    )

  I.1992-2002年間,北非飢餓人口的數量並沒有因人口總量的變化而變化

  II.1992-2002年間,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飢餓人口比例基本能反映發展中地區的總體概況

  III.1992-2002年間,發展中地區的飢餓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亞地區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IV.1992-2002年間,東亞地區在改善人民飢餓狀況的工作方面最為突出

  A.I            B.II和III           C.I和III           D.I和IV

  三、根據下列文字說明、表1和表2回答131-135題

  某市2005年就該市城鎮居民和農民參加體育鍛煉及其影響因素,開展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束後按城鄉、性別分別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如下兩張表所示。

表1:2005年某市城鎮居民和農民參加體育鍛煉項目情況統計(%)
 
城鎮
農村
武術健身氣功
6.0
2.1
4.7
5.9
健身操舞秧歌
12.8
8.0
3.8
20.1
健美力量練習
7.3
5.8
8.5
5.4
自行車
23.8
21.0
24.7
21.8
登山
14.9
10.4
14.4
13.8
球類
316
16.8
37.9
19.9
步行
63.7
72.3
57.9
72.7
游泳
17.6
4.1
16.4
13.9
跑步
23.8
25.9
29.2
19.1
其他
13.3
9.5
11.9
13.3
 
表2:2005年某市城鎮居民和農民參加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
 
城鎮
農村
缺乏組織
8.8
3.6
7.0
7.4
缺乏指導
7.8
4.7
7.1
6.8
缺乏場地設施
13.2
8.0
12.1
14.1
工作忙、缺少時間
21.8
21.5
32.7
24.6
家務忙、缺少時間
9.2
20.8
17.6
10.5
體力工作多,不用參加
3.4
15.9
7.8
11.8
惰性
4.9
7.5
15.9
6.7
沒興趣
1.4
9.1
6.8
6.1

  131.在各項體育項目的普及程度上,農村與城鎮相比(    )

  A.登山高於城鎮                          B.步行低於城鎮

  C.自行車高於城鎮                        D.健身操舞秧歌低於城鎮

  132.與男性相比,在女性中更普及的兩個體育項目是(    )

  A.球類步行                             B.跑步游泳

  C.步行健身操舞秧歌                     D.健身操舞秧歌跑步

  133.根據表2,在被調查的全體人群中,選擇『缺乏組織』的人佔全體人群的比例可能是(    )

  A.5.2%           B.6.2%          C.7.1%           D.8.2%

  134.無法從表2獲得支持的判斷是(    )

  A.家務過多成為影響男性參加體育鍛煉的第二大因素

  B.惰性對女性參加體育鍛煉的影響小於對男性的影響

  C.無論城鎮或農村,興趣都是影響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D.無論城鎮或農村,男或女、工作忙已成為影響人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第一大因素

  135.無法從表1、表2獲得支持的判斷是(    )

  A.農民對體育鍛煉的不恰當看法和認識更普遍一些

  B.與城鎮居民相比,農民參加體育鍛煉的項目比較單調

  C.在全民健身方面,培養農民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可能比城鎮居民更迫切

  D.男性因工作壓力放棄體育鍛煉的更多一些,而女性因家務壓力放棄體育鍛煉更多一些

  四、根據下面表1、表2回答136-140。

  136.2005年和2001年相比較,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比重變化幅度最大的國家是(    )

  A.美國           B.日本           C.中國           D.法國

  表1:2001至2005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率比較(%)

國家和地區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1至2005年平均增長率
世界總計
2.4
3.0
4.1
5.3
4.9
4.0
發達國家
和地區
1.2
1.5
1.9
3.2
2.6
2.1
美國
0.8
1.6
2.5
3.9
3.2
2.4
歐盟
2.0
1.3
1.4
2.4
1.8
1.8
日本
0.2
-0.3
1.8
2.3
2.6
1.4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4.1
4.8
6.7
7.7
7.4
6.3
中國
7.5
8.3
10.0
10.1
10.2
9.5
印度
3.9
4.7
7.2
8.0
8.5
6.4
俄羅斯
5.1
4.7
7.3
7.2
6.4
6.1
巴西
1.3
1.9
0.5
4.9
2.3
2.2
馬來西亞
0.3
4.4
5.5
7.2
5.2
4.5
亞洲四小龍
 
中國香港
0.5
1.9
3.2
8.6
7.3
4.3
中國臺灣
-2.2
4.2
3.4
6.1
4.1
3.1
韓國
3.8
7.0
3.1
4.7
4.0
4.5
新加坡
-1.9
3.2
2.9
8.7
6.4
3.9
 
表2:2001至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10位國家比較(億美元)
位次
2001年
2005年
國家和地區
國內生產總值
佔世界的比重(%)
國家和地區
國內生產總值
佔世界的比重(%)
 
世界總計
315750
100
世界總計
443849
100
1
美國
100759
31.9
美國
124551
28.1
2
日本
41624
13.2
日本
45059
10.2
3
德國
18913
6.0
德國
27819
6.3
4
英國
14313
4.5
中國
22289
5.0
5
法國
13398
4.2
英國
21926
4.9
6
中國
13248
4.2
法國
21102
4.8
7
意大利
10904
3.5
意大利
17230
3.9
8
加拿大
7051
2.2
西班牙
11237
2.5
9
墨西哥
6221
2.0
加拿大
11152
2.5
10
西班牙
6084
1.9
巴西
7941
1.8

137.2001到2005年間,完全符合曲線所顯示的經濟發展趨勢的國家和地區有(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138.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從2001年開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佔世界的比重一直在上昇

  B.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速在2001至2004年不斷加快,2005年有所減緩

  C.從2001年開始,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一般低於主要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D.2001至2005年間,香港經歷了比臺灣、新加坡更加劇烈的經濟波動和發展

  13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I.2001至2005年間,與主要發展中國家相比,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相對放慢

  II.2001至2005年間,日本經濟開始擺脫『停滯』狀態,經濟形勢逐漸好轉

  III.2001至2005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的變化趨勢和其佔世界比重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

  A.I              B.II              C.I和II          D.II和III

  140.能從表1、表2獲得支持的說法是(    )

  I.整個世界的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幾個發達國家中

  II.傳統的世界經濟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III.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A.I              B.II             C.III             D.I和II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程赫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