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危機及其政策:(政經、鄧論)
1、材料:(1)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並迅速波及世界,並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
(2)各國共識,金融危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放松了金融監管。』
(3)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救市』措施(救金融機構、救企業)
(4)我國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方向:從『兩個防止』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長』,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提出今後一段時期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2、設問:(1)如何看待金融危機迅速波及世界及對我國的影響。
(2)如何看待西方各國的『救市』措施。
(3)分析我國政府所采取的調控措施。
3、考點:A(政經)(1)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我國既由此得到發展機遇,也必然要承受相關的風險。
(2)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市場監管是政府的重要經濟職能。)
(3)宏觀調控必須『對癥下藥』,(從:『兩個防止』到『一保一控』到『保增長』。
B(鄧論)(1)提出全力『保增長』,體現了『發展是硬道理』『第一要義』,來自基本國情是在貫徹科學發展觀。
(2)『保增長』體現了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3)提出『擴內需、調結構』,涉及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政經、鄧論)1、材料:(1)經濟工作的熱點:『打假』(2)社會共識:市場秩序不完善,與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未能樹立有關。(3)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信用經濟,信用缺失將導致市場秩序的崩潰(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4)我國正加強各種信用制度的建設(存款『實名制』,各類『公示制度』)
2、設問:(1)結合材料分析說明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必要性。
(2)結合材料分析說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
3考點:A(政經)(1)整頓市場秩序的必要性(法制經濟、公平競爭)
(2)打假纔能維護公平競爭,纔有資源合理配置。
B(鄧論)(1)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2)商業道德素質(誠實守信)的提高,纔能使市場秩序從根本上好轉。
(3)『信用經濟』有兩層含義a誠實守信的商業道德。B信用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C(綜合)整頓市場秩序也是貫徹科學發展關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信用制度完善有助於人們更快的形成誠實守信的商業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