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2
劍走偏鋒 專盯冷門職位
可行性指數:9
理由分析:2007年國家公務員招考報名時,中央辦公廳秘書局文秘工作科員或副主任科員這一職位計劃招5人,報名截至昨天,該職位的供需比已突破1比330;而像全國人大辦公廳秘書局會務處、全國人大機關教科文衛委員會辦公室行政管理只有一個招考名額的部門,報名剛一開始就有上百人申請該職位。
與搶手職位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計劃招納50餘人的公安部卻只有一個報名通過者,而其下屬的證券犯罪偵查局北京分局12個崗位,報名合格人數全部為零。民航總局首都機場公安分局等國家機關也都有沒人報考的空缺職位。此外,即使是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華北管理局這樣的『傳統熱門』,優勢也尚未體現出來:計劃招錄24人,目前只有34人報考。
行家意見:前程無懮人事管理顧問總監、《人力資本》主編楊勤表示,從報考者熱衷於秘書等職位就可以分析出,大家還是覺得公務員工作是個權力的象征。你究竟是就想做公務員呢,還是既要做公務員還要在大城市做公務員。如果你的打算是前者,那好辦,去西部或是南部一些中小城市,你做公務員的想法很容易成為現實,因為那裡的競爭總是要小得多,而且如果你真是個人纔,那你一定有機會『學而優則仕』。但如果你要想在大城市,還想當公務員,那你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嘗試一些冷門的行業或是職位可能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公務員這條路走不通,千萬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觀念。問題是,面對就業難的現象,很多畢業生還是要求得太多。
??
路線3
躲開大城市 不做鳳尾
可行性指數:9
理由分析:小唐說當年她大學畢業的時候,正好南方一個小城市的海關部門去他們學校招人。因為她當時已經錯過了國家公務員招考,對去海關工作沒有信心也沒有抱太多的希望。但後來用人單位告訴她可以參加他們自己內部的錄用考試,如果通過就能順利上崗,取得公務員身份。結果她坐飛機去當地考了一趟試,現在已經在海關工作6年了。
再後來她有機會調到北京在海關總署工作,但她先在海關總署臨時做了幾個月的工作之後,還是決定回到原來工作的地方去,如今她已經是單位的一個小頭頭了,工作順風順水。
如果你就想要一個公務員身份,那你完全不必非得要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端公務員的飯碗。去中小城市的機會更多一些,尤其是在小城市,你進工商、稅務或是交通局等好單位好行業,遠遠比大城市容易。如果你願意到區縣去,那機會可能還更多。例如在2007年國家公務員招考報名時,寧夏煤礦安全監察局等西部單位,只有兩人報名,尚不足其5個進人名額的一半。如果能避開地域的束縛,到西部去不是照樣能實現你做公務員的夢想嗎。實在不行,你到北京郊區縣做個公務員也可以呀。
『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基層和偏遠地區經濟落後,高學歷、高素質人纔匱乏,亟須吸納大量大學畢業生就業。
行家意見:楊勤分析說,中國的官本位思想在人們的頭腦裡實在是根深蒂固了。很多家長是希望孩子能在政府機關去撈個一官半職,好滿足父母的心願。很多時候,待遇好的行業它們的壟斷和保護主義也更為嚴重,你好不容易進入了,但如果沒有硬關系在裡面,要想爭取一個提拔的機會,恐怕相當困難。
路線4
先當村官再修成『正果』
可行性指數:6
理由分析:去年北京市人事局為了解決周邊區縣人纔短缺的問題,從當年的應屆大學生中招收了2000多名大學生去基層當村官。當時來自北京市人事局的消息稱,從2005年起,全國的大學畢業生都可自願報名給北京村官當助理,如果連續三年工作合格的話,就可以順利地轉為國家公務員。當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的承諾,所招聘的村官助理都按照公務員的待遇,享受每月2500-3000元的工資;合格的『村官』還可以解決北京市戶口。據北京市人事局有關人士透露,今年將加大力度,再增加一些名額,幫助北京區縣繼續引進大學生村官。
按照『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工作的目標和方案』,3年內,到京郊農村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爭取達到8000名,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的目標。這些大學畢業生到郊區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和村委會主任助理。招聘主要針對應屆畢業生。招聘將統一招收、統一安排,入選學生將被分派到各區縣。入選大學生將與鄉鎮簽訂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合同期間,享受平均每月2500元的勞動報酬,由政府繳納各類社會保險。收入水平參照公務員收入水平定,略高於公務員的收入。連續兩年考核合格,外地生源可以辦理北京戶口。工作滿3年村裡考核合格,北京市將予以他們公務員身份。
行家意見: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通過走這條路線成為國家公務員,和千軍萬馬擠公務員考試的獨木橋相比其難度要小一些。雖然先要到基層去吃幾年的苦,但跟換得的結果比較,還是值得一去的。畢竟在這個就業激烈競爭的今天,有這麼一條路可以相對輕松地成為公務員,為什麼就不能先忍一忍,過一點艱苦的日子呢。不是有一句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咱怎麼就不能先苦一下呢!當然,如果你得到了這個機會,你就一定要好好乾出點成績,不是還有一句話叫『成功等於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一分的機遇』嗎。
??
權威發布
三成大學生喜歡到政府部門工作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2006年12月27日公布的『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意願過於集中。調查數據顯示,有64.9%的被調查者就業意願集中到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其中把外企當作理想工作單位的佔33.8%,把政府機關當作理想工作單位的佔31.1%;以下依次是合資企業12.2%,國企9.5%、科研機構6.8%、自主創業4.0%、學校和軍隊各為1.3%,而民營企業為零。調查數據也顯示,有高達62.2%的被調查者即便畢業時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到基層、偏遠地區及中小城市去就業。在被調查者中,已畢業未就業大學生即便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願去基層、偏遠地區及中小城市就業的比例最高,佔已畢業未就業大學生總數的84.6%。
高校畢業生擇業意願過於集中,進一步加深了就業矛盾。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意願集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高校畢業生擇業意願集中在北京市,畢業後願意到外地工作的比例較低。調查中發現,無論其生源地是哪裡,高校畢業生都不願離開北京就業,如前所述,甚至有高達62.2%的被調查對象即便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到基層、偏遠地區及中小城市去就業。(2)對職業發展前景和薪水的注重,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意願主要集中在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當前北京市提供就業崗位的主體??中小企業,盡管人纔缺口比較大,但大學生只有在迫不得已時纔會將其作為就業對象。
據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統計,2007年,在華外資企業對應屆畢業生需求總量大約1萬人,而2007年全國面臨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超過500萬,按照本次調查中的比例測算,全國將有169萬畢業生的理想就業單位是外資企業,供需比例將達到169?1;據人事部公布2007年公務員報考比例為42:1,最熱職位達到4407?1。這些數據表明,就業意願過於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