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家庭教育需注意導向與尺度
2021-12-23 13:56:42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一些未成年人的生活細節越來越多地暴露在公眾視野中,其中一部分甚至成了『小網紅』,主動發布一些生活段子視頻。『小網紅』為何存在?毫無疑問,站在未成年人背後的永遠是成人。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否盡到了作為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應當堅持怎樣的價值導向?在教育過程中又該把握怎樣的尺度?

  家庭教育的內核和本質屬性必須也只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質決定了家庭教育不能計較父母或子女任何一方的一時利益,必須為立德樹人服務,為子女的終身發展服務,『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說的正是這個意思。父母為子女安排好飲食起居,為他們提供身體上的保護,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子女養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處事習慣,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要義。任何家長在養育子女的時候,都要考慮子女的身心成長。如果父母將子女作為謀利或吸引流量的工具,家庭教育則無從談起,更難以惠及下一代的終身發展。這種行為背離了家庭教育的本質和規律,對子女的身心成長將造成極大傷害,也違背了家庭教育促進法中『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規定。

  父母是子女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在養育子女過程中承擔著重大責任,在養育子女過程中絕不能缺位。未成年人在發展過程中遵循怎樣的路徑、形成怎樣的氣質和人格等,需要父母科學引導,給予孩子長期的、高質量的、親密的陪伴。為人父母者,必須具備責任意識,主動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當父母將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學校和社會,甚至推給一些公司和經營團隊時,其作為家庭教育主體的責任也便缺失了。這樣的父母是失職父母,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也將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父母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時,要從大處著眼,努力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更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便開始了學習的過程,這一過程既包含對陌生世界的好奇,也包含著壓力與迷茫。父母既要合理為孩子布置任務,提出適當要求,以激勵他們成長,也要保護好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並提供安全、穩定的成長環境。

  父母不應要求兒童做不適於終身發展或與其所處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行為,尤其不應要求兒童承擔過多責任或關注,而應言傳身教,以自身的道德標准和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榜樣。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還應講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教育之道,隨時關注自身和孩子的言行,從而保證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始終是積極向上的。全社會也要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和網絡生態,形成以兒童發展為中心的良好教育氛圍。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作者:王軼晰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23日第2版版名:中教評論·時評

責任編輯:曹麗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