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學生負擔減下來 教育質量昇上去 ——雲南落實『雙減』工作紀實
2021-12-23 13:49:54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雲南省大理州實驗中學教師指導學生舞蹈。本報記者賈蒙攝

  雲南省大理州實驗小學學生打籃球。本報記者賈蒙攝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神州行

  本學期以來,家住雲南省昆明市北市區的王女士取消了五年級女兒的5個校外培訓班,『現在,孩子比以前學得更輕松更帶勁了,我們當家長的也更有盼頭了』。

  『我們要做實課業負擔「減法」,做足課堂效率「加法」,積極探索一條符合學校實際的作業改革之路。』曲靖市沾益區望海小學校長晏露珍介紹,『雙減』政策下作業布置的研究方向和落實點,不只是在『量』上做簡單的『減法』,更要在『質』上求『變化』。

  自中央『雙減』政策頒布後,雲南狠抓『雙減』推進工作,並取得了成效。

  積極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推進『雙減』工作

  『要加大對基層工作人員和教師的培訓力度,讓他們熟悉掌握、真正落實「雙減」相關政策和措施,並通過他們對學生、家長進行全面的宣傳和引導。』在11月9日召開的雲南省『雙減』工作專項推進視頻會上,雲南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雲霏強調,要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大力宣傳典型經驗,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營造全社會支持、理解、配合的氛圍。

  紅河州召開『雙減』工作視頻調度會,教育部門、學校認真組織學習國家、省、州文件精神,確保政策要求學習到位,並隨機調度縣市和學校『雙減』工作情況。紅河州還依托『雙減』工作監測平臺,通過問卷調查、師生家長訪談等形式,對『雙減』工作進行宣傳,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開展集中、連續宣傳活動,確保做到家喻戶曉,營造全社會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圍。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紅河州指導縣市教育體育局和學校開好動員會、學校開好家長會、班級開好班會,廣泛深入宣傳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和服務特色,使家長、學生充分了解有關安排,引導學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創造社會各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自『雙減』工作啟動以來,雲南線上線下聯動,營造濃厚的『雙減』工作輿論氛圍。

  9月29日,雲南省教育廳舉行『雙減』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有關領導介紹了意見起草的背景和過程。

  在全面貫徹中央『雙減』文件精神的同時,雲南結合實際作了探索,創新提出提昇課後服務質量和提昇教育教學質量的『雙昇』重點任務,為推進落實『雙減』工作提供支橕保障。在學校課後服務方面,明確提出『對統一組織開展的體育鍛煉和作業輔導等活動,由財政給予補貼;對學生自願參與的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采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的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方法。在『提昇課後服務質量』任務中,增加了『探索推進學生假期托管服務』內容,目的是推動解決學生放假後去哪裡的問題,幫助家長解除後顧之懮;在『提昇教育教學質量』任務中,增加了探索教師『省管縣用』『省管校用』對口幫扶機制,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制改革,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優質均衡發展監測和落實『五育』並舉要求等內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切實提昇學校育人水平,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此外,還針對面向3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嚴禁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這是雲南省積極引導宣傳『雙減』政策的一個縮影。

  『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昆明市五華區龍翔小學在開學前就思考和謀劃新學期的「雙減」工作。』8月23日,在學校秋季學期教師收假培訓會上,校長范源帶領全體教師就『雙減』政策開展專項解讀和學習。正式開學後,面向教師、學生和家長,學校開展了全方位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

  『讓廣大教師和家長充分理解和知曉政策,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理解「雙減」政策。』祿豐市舊莊小學地處祿豐市西部,下轄7所寄宿制村委會小學,在校學生339人,其中寄宿生268人,走讀生71人,屬小規模鄉村小學。『雙減』政策發布後,學校通過召開教師會議、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設立監督舉報箱等形式,積極向家長宣傳政策,讓教師和家長盡快適應『雙減』新常態。

  目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都持續推進『雙減』工作。

  多舉措抓落實,『雙減』提質促『五育』並舉

  『雙減』不是減學習,而是要高效、有質量的教學;『雙減』不是減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更不是減學生的成長。

  跳繩、打籃球、玩呼啦圈……孩子們玩得很『嗨』!日前,記者在昆明師專附小月牙塘校區采訪時,體會了該校學生『每天鍛煉不少於1小時』的生活。

  『我的作業大部分都能在學校完成。』該校四(2)班學生馮翌倫說。

  始建於1905年的昆明師專附小,現有龍泉路、月牙塘、官渡、呈貢、嵩明5個校區,校本部龍泉路和月牙塘校區自2017年10月作為昆明市首批試點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4年間始終免費提供高質量的課後服務。學校以『課程構建』為抓手,構建了『人文與道德』『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科技與創新』『學科與拓展』五大領域共計56門課程,培養學生的公民道德、身心健康、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學習能力。2017年至今,全校學生課後服務參與率分別為97.4%、97.08%、97.1%、97.31%、98.37%。

  『今年「雙減」政策出臺後,學校課後服務嚴格執行「5+2」政策。』校長劉春偉介紹,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3:40—5:50分3個時段按4個類別開展課後服務工作;下午3:40—4:30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戶外鍛煉時間不少於一小時;下午4:30—5:30開展五大類校本選修課程和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由教師進班負責答疑解惑並指導學生完成當天的作業;下午5:30—5:50進班教師負責指導部分學生完成當天的勞動實踐。學校制定了《昆明師專附小作業管理方案》,從作業設置、總量把控、評改方式、強化監督4方面入手,規范並細化作業管理。截至目前,該校共進行了3次作業問卷調查,能利用課後服務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比例達到97%。

  玉溪第三小學作為玉溪市紅塔區首批『校內課後服務試點』學校,以『七色花課程計劃』為主渠道,將學校主導與社會參與、公益惠民與合理分擔、自主自願與規范服務相結合,全面啟動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共開設六大門類15門課程、33個社團,包括人工智能編程、書法、繪畫、乒乓球、武術等,每周參加學生近1400人次。

  南澗縣示范小學構建了體育與健康、美育與鑒賞、傳統與熏陶、創新與發展『四位一體』的校本和諧發展課程體系。該校組建了42個社團,邀請『南澗跳菜』非遺傳承人阿本枝每周到學校給孩子們傳授跳菜絕技;邀請非遺傳承人陳德教孩子們剪紙,傳承弘揚絢爛的彝鄉文化。

  大理市海東北附育英實驗學校規定,教師不得要求學生家長自行打印作業,不得通過手機微信等新媒體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共同完成的非實踐性作業,不得布置超越學生實際能力的實踐性、綜合性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該校把教師在作業設計和布置方面的成績、參加課後服務的表現納入學校年度考核,並作為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

  保障措施到位,凸顯特色和亮點

  雲南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三次研究部署『雙減』工作。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牽頭成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明確了工作職責,指導各地推進『雙減』工作。

  印發《關於切實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作業管理的通知》《關於做好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存在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對學生作業的時長和教師作業設計、布置、批改等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學校制定作業管理辦法,統籌作業管理。

  今年4月,雲南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啟動校外培訓專項治理行動,並組成調研組,對各州市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印發《關於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營轉非』登記,開展有關勞動用工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整治校外培訓領域的腐敗和不正之風。

  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實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提前制定實施方案,做好人員調配、服務時間、內容安排、相關條件保障、安全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秋季學期開學實現開展課後服務的學校、有需求的學生兩個『全覆蓋』。

  省政府大督查將『雙減』工作納入重點督查內容。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將『雙減』納入督政、督學、專項督導工作內容,並在今年秋季學期由委廳領導帶隊,對全省16個州市進行了督導。

  ……

  一項項有力的保障措施,合力推進『雙減』工作。

  實施『雙減』以來,昆明市981所義務教育學校均已建立作業管理制度,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的學校有981所,佔比100%;課後服務由小學向初中延伸,所有學校均制定了課後服務工作方案,秋季學期全面開展課後服務;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業的學科類培訓機構數和參訓學生數均逐步下降,全市共有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684個,已暫停營業或注銷機構198個,佔比28.95%;教師和其他從業人員由6664人減少到5175人,減少了1489人,降幅22.34%。

  楚雄州在官網上向社會發布了《關於公布中小學『五項管理』監督舉報內容、電話和郵箱的公告》,各縣市和各中小學校通過家長會和告家長書、公開信等形式,為家長解讀『雙減』的意義、要求和政策措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消除認識誤區,爭取各方支持。

  曲靖市9月9日召開各縣(市、區)教育體育局局長參加的推進會,全面啟動實施『雙減』『雙昇』工作,並在全省率先印發作業校內公示、通報參考模板,統一格式、內容、要求,健全作業管理制度;全市1728所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作業時間全部達標;目前,761396人參加課後服務,佔比為96.33%,其中每天均參與課後服務的學生有753546人;大力實施校園體育『321』行動計劃,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三大球』(籃球、足球、排球)、『兩小球』(乒乓球、羽毛球或網球)、『一田徑特色項目』建設,培養特長,增強體質。

  ……

  『雙減』工作持續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11月3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管理監測平臺』顯示:雲南省出臺作業管理辦法的學校比例、建立作業公示制度的學校比例、作業時間控制達標的學校比例、開展課後服務的學校比例、服務時間達標的學校比例穩步提昇,有效減輕了學生學業過重負擔。全省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1624個,壓減率64.89%,已完成『營轉非』機構301個。

  『2021年11月23日起施行的《雲南省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辦法(試行)》更是有力地推進了「雙減」工作。』一名中央媒體駐滇記者評價。

  (雲南報道組成員:本報記者連保軍王珺董魯皖龍周子涵賈蒙龍德芳李配亮通訊員何元統稿:本報記者李配亮通訊員何元)

  作者:本報『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神州行』融媒體報道組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23日第1版版名:要聞

責任編輯:曹麗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