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怎樣重樹教師教育專業情懷
2021-12-20 09:52:22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教育部日前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條提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引發我們深入探討教師專業素養問題。

  一般來說,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由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懷等部分構成。在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方面,教師要具備從教學科的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專業情懷則是指教師需要具備專業認知、專業品德、專業態度和情感,直至激發或者引領專業成長的專業信仰。相對於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專業情懷具有專業強化和專業動力的作用,是更好地挖掘並調動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心理機制和動力保障。

  教師職業不僅是一份技術型職業,更是一種情懷型事業。經過多年發展,進入新時代以後,我國的師資培養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以學歷層次為標識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上,更要追求更高品質的專業信念與情懷。新時代的教師素養不僅僅包括高超卓越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更包括堅定的專業信念和專業情感,更需要教師對教師職業的認同與接納,更需要教師發自內心的對教師職業的喜愛與堅守。

  在當前教師教育領域,人們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愈加強調,但也出現了許多弱化專業情懷的思想和行為,對知識技能的要求要遠遠大於對教育情懷、教育理想與信念的要求,甚至出現用專業知識和能力指代專業素養的做法。在教師教育理念上,部分教師教育工作者固守學科專業思維,不承認教育情懷與精神信念的價值和作用,認為『學科知識和專業能力是實的,教育信念和專業情懷是虛的』,『不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照樣當老師』。這些觀念已經嚴重制約了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與高品格提昇。在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上,許多高校沒有給教師教育情感類課程留下空間,師德師風、教師情懷、職業價值類課程設置不夠充分。教師教育課堂教學仍然是以學科專業知識的灌輸為主,以專業技能的訓練為主,學科育人、教學的教育性體現不明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習得的多是純粹的知識技能,缺乏愛師樂教的信念教育。這些情況的存在,導致許多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缺乏愛的投入,情懷不足,匠氣明顯。

  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師知識觀的強大影響。在這種觀點影響下,教育知識只是作為學科知識的補充,這直接導致教師專業情感類知識邊緣化、虛無化、形式化。第二,以技藝為核心的教師能力觀佔支配地位。但從教育現實來看,教育情感豐厚、師德師風優秀、教育能力突出、教育知識紮實,堅持立德樹人,做學生人生導師,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師,纔是最優秀的教師。第三,師德情感類知識在教師教育中自身發展不足。由此導致師范生缺乏一體化與連續性的教師情感養成與訓練,他們對選擇做教師的興趣和情感主要基於先天認同和直覺,缺少必要的後天習得與引導。第四,部分教師教育工作者持有的固化觀念與教育習慣。許多教師教育者認為,只要讓師范生把知識學紮實了,把技能訓練好了,未來就一定會是個好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學生產生影響,這也是造成當下許多師范生重知識能力輕師德情感的重要原因。

  重樹教師教育的專業情懷,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要弘揚尊師重教傳統,提昇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積極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強大理念,使尊師重教真正落到實處,從而使優秀學子發自內心地想當教師,願做教師,自覺主動地把做教師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二要轉變觀念,真正認識到教師情懷與理想信念的強大作用。無論是教師教育工作者,還是師范生,不僅要樹立『專業需要情感』的觀念,更要樹立『情感就是專業』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講,對於那些具有本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的師范類學生來說,擁有想當教師的意願與信念同樣重要,缺乏想當教師的真摯情感同樣危險。

  三要加大教師教育專業人纔培養模式改革,特別是要深化教師教育課程、教學、評價改革。在保證專業知識和能力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一些情感類課程,加強師德情感類課程的專業建設,保障情感類課程的專業性,提昇情感類課程的有效性,發揮其在提高師范生專業情懷中的作用,而不能僅僅充當門面,有名無實。要強化課堂教學的教育性功能,無論是學科類課程還是教育類課程,教師教育工作者都要注重學科育人功能,利用教學時機,創設教學設計,自覺向師范生傳播志為人師、學為人師、樂為人師的職業價值取向。

  四要加強與中小學一線名師聯系,樹立師德模范榜樣。建立師范生培養實踐導師制度,聘請一線名師指導師范生學習和發展,建立一線名師走進大學課堂常規機制,發揮一線名師的正面引導作用,邀請師德模范進校園,讓名師現身說法,以德育德,以情化情,激發師范生向師德模范學習,及早樹立爭做名師和良師的職業情懷。

  五要積極打造高等學校師范文化,營造師范氣氛,整體提昇高等學校的『師范味兒』。無論是校園環境、制度安排還是精神標識,都要為師范生營設一個濃郁的教師文化,從文化層面浸染師范生的教師情結與教育情懷,通過文化育人,讓當教師成為每個師范生的文化自覺。

  僅停留在技能層面,不能達致精神,不是從飽滿的生命之愛、之關切的強大力量由內向外投射、奔湧,再全面、再精致,也只是『匠』,而不是『家』。重樹教師教育的專業情懷,對於提昇未來教師的專業品質,促進未來教師的專業認同,增強未來教師願教、樂教、善教的職業意願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我們在強調教師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一定要強化教師教育的專業情懷,以『四有』好老師為目標,培養造就具備教育信仰、熱愛教師工作、認同教師職業、獻身教育事業的卓越教師。

  (作者單位系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劉建系該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鄭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