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愛與責任並存 用心播撒希望——記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班主任崔麗霞
2021-12-17 13:39: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牛芳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工作照

  『雖然我的孩子現在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近一年來,他的變化是巨大的,翻天覆地的。我們做家長的確實看到了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地進步、成長。在這裡我要發自內心地對崔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

  ——摘自學生家長寫給崔麗霞老師的《感謝信》

感謝信

  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的學生很幸運,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好老師。

崔老師給學生開班會

  《感謝信》中提到的崔老師,是就職於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的崔麗霞老師。雖然,短短數語不能表述整個事情的過程,但是它表達了一位家長看到孩子變化後,發自肺腑地對老師表達的謝意。

  堅定夢想讓人充滿激情

  小時候,就崇拜在臺上講課的老師;長大後,義無反顧地成為了一名教師。

  49歲的崔麗霞,也不記得從何時起,自己成為了學生心中的『媽媽』,她只記得6年普教、11年職教班主任的職責,讓她無時無刻都記得從小就想成為教師的夢想,並堅定、執著地走下去。

  每天早七晚八的工作時間,是崔麗霞的工作常態,學生考證輔導的時候,晚上十點半下班更是家常便飯。

  11年間,崔麗霞已經習慣了白加黑、6+1、24小時不關機,全時段處理學生各種各樣的情況。她帶過眼視光、口腔護理、高護、中護、本護等專業20多個班1000多名學生。這些班級有很多是『二手』班,很難管。崔麗霞性格內向,她覺得自己不夠『厲害』,她就變換一個角度和方法去管理班級。

崔老師為學生縫補衣物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我心中有陽光。』崔麗霞將自己心中的陽光,撒遍每一個角落。她堅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貌。她把學生當成朋友,尊重他們,陪伴他們。學生衣服壞了,她就把衣服拿到辦公室一根一線地縫補;學生生病了,她就准備好感冒藥,看著學生把藥吃了;學生過生日,她就在家做好吃的飯菜,帶到學校,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學生惹禍了,她不喊也不罵,只是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漸漸地,學生得到了重視,他們也開始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改變在悄悄地進行著,他們開始為老師、為父母而讀書。

崔老師與班級同學合影

  因為崔麗霞每天到校特別早,平時接送她的丈夫都開玩笑地說:『因為你,我都成了單位的「勞模」了』。因為丈夫上班時間是8點半,每次送完崔麗霞,他就直接去單位,結果比其他同事早到一個多小時。

  說起丈夫和女兒,崔麗霞滿滿的愧疚。『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但我沒有盡到妻子和媽媽的責任,很對不起他們。』

  崔麗霞平時忙於工作,在家就是甩手掌櫃,家裡的一切都由丈夫打理,丈夫也特別支持她,把原來離自己單位近的房子賣了,在離學校近的地方買了新房子。學生考證期間,崔麗霞經常晚上十點半之後下班,每次走出校門,就會看到丈夫在學校門口等著她一起回家。丈夫經常調侃:『這家就是旅店哈?就是你睡覺的地方!』雖然,有時候也會發幾句牢騷,但是該支持還是支持,該接送還是接送。丈夫總說,她工作本來就很辛苦,自己的媳婦自己不心疼,誰心疼啊?

崔老師在家檢查學生上網課情況

  女兒的家長會崔麗霞一次都沒有參加過,她在學校輔導學生學習,就輔導不了自己的女兒,為了『省心』,從初中到高中她都把女兒送到了寄宿學校。這些年,女兒李曉曼對於媽媽沒有陪伴她高考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高考的時候,其他同學的父母就在考點附近住賓館陪伴孩子備考,可是陪我的是爸爸,媽媽說她帶新生班,學生沒有養成好習慣,怕他們在學校惹事,我考試期間媽媽根本沒有出現過。從小到大,她都沒陪過我學習,我人生這麼重要的時刻,她也在陪別人家的孩子,我真得很傷心。』值得崔麗霞欣慰的是,曉曼很自立也很好強,已經參加工作的她表現很優異。

  家裡老人的生日,崔麗霞從來都不能當面祝賀,但她總是說:『今年這屆學生不好帶,明年就好了!』可是,每一年她都有無法到場的『理由』和『借口』。老母親兩次生病住院,崔麗霞都沒有時間護理,而是讓丈夫、弟弟、妹妹承擔了照顧老人的工作。她說:『我也想去盡孝心,可是如果我去照顧自家老人了,班級的100多個孩子就沒人管了,我不放心。』在林業衛校工作的11年間,崔麗霞從來沒有因為個人原因請過一次假。

  兒時的夢想,一直讓崔麗霞對生活和工作充滿激情,她時時刻刻謹記作為一名教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她篤定前行,用愛心、細心和耐心拉近距離,指引方向,召喚迷途的羔羊,喚醒沈睡的幼芽。

家長給崔老師送錦旗

  用愛心溫暖每一名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的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纔有耐心;因為有愛,纔會關心;因為有愛,纔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教師最大的樂趣。

  《感謝信》提到的學生是2016級眼視光專業的陳文浩。他比較內向,不善表達,說話吐字不是很清楚,因此產生了自卑心理。陳文浩所學的專業需要參加自考,考試科目較多,題量大,他背題慢,忘得還快,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經常倒數第一名,他多次想放棄學業。

  了解了文浩的情況後,崔老師經常找他談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給他講張海迪、海倫凱勒的故事鼓勵他,還送了《人生不設限》這本書給他,崔老師約定文浩看完尼克胡哲的故事後,要來找她談談讀後感。

  慢慢地,文浩自信了很多,每天早來晚走地學習,由於他跟不上別人的進度,崔老師就單獨給他制定了學習計劃,親自監督他學習。只要文浩有一點點進步,崔老師就會在班級表揚他,還經常把一些簡單的工作交給他去做,逐漸增強他的自信心。文浩在實習期間遇到了困難,崔老師也會幫他出謀劃策,久而久之,文浩在實習崗位上經常受到領導的表揚!

  通過各科教師和文浩的努力,文浩在畢業前順利通過了15科理論、8科實踐的考試,拿到了眼視光專業的大專畢業證書,還順利考下了驗光證和定配工的資格證書。得知這個消息後,崔老師開心得像個孩子,眼眶不僅紅潤兩人。陳文浩在2020年順利畢業,現就職於北京寶島眼鏡店。每年過年的時候,文浩和家長都會給崔老師發來新年祝福,那一刻是崔麗霞最幸福的時刻!

  愛可以改變很多,唯獨不變得是堅守和執著。11年間,崔麗霞老師用愛與責任關注每一名學生,學生因老師的愛而改變,他們也願意成為老師那樣的人,欣賞身邊的每一處事物,做事周到、一絲不苟、細心謹慎且有條理,有些『挑剔』,又追求完美。

  一位優秀的教師真得足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崔麗霞的學生譚天真說:『崔老師用她的言行,時刻影響著我們。大家熱愛勞動,來自老師每次和我們一起勞動,有時自己默默地打掃;大家文明禮貌,來自老師每天上下班與看門大爺、同事、同學親切地打招呼;大家遵守紀律,來自老師遲到了也向我們檢討,甚至罰站;大家懂得感恩,來自老師感謝我們每次一點點小進步和好成績。』

  師愛無痕碩果滿園

  陶行知先生在半個世紀前就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從普教轉為職教,身為一名班主任教育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崔麗霞摸索著不同的教育方法,去發現每一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她是老師,更是家長。她耐心傾聽,更溫暖陪伴。她充當著多重的角色,給予每一名學生無私的愛。她希望每名同學成纔的同時,更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曾經不愛學習的』叛逆少年』、『瘋狂丫頭』,一天天地進行著蛻變和重生。

  來自前哨農場的學生於思雨:『剛入學時候,我經常犯錯,但是崔老師從來不戴有色眼鏡看我,她為我樹立了自信心。崔老師不會放棄班級裡的每一名學生,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她每天跟同學們一起學習,慢慢地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改變了學習習慣。崔老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我,經過努力,2020年下學期我獲得了學校一等獎學金,在2021年我還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因個人原因復讀的學生宋佳桐:『我是後來到崔老師班級的,我發現這個老師跟其他老師管理班級的方式不太一樣。我原來在社會上野慣了,學會了吸煙,崔老師發現後不罵我也不打我,她給我講道理、講吸煙的害處。她善於發現我身上的優點,鼓勵我當班級乾部,班級大事小情她都願意找我,我突然有種被重視的感覺,學習的勁頭也足了。我班同學都知道,雖然我們現在練技能苦點累點,但是將來我們是幸福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強調,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崔麗霞就是這樣做得,她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身邊的每一名學生。很多時候,她的同事也很敬佩她,把她當做自己的職業榜樣。

  做年級辦管理工作的鄧守旭老師:『崔麗霞老師特別有擔當,經常為別人著想。因為我家裡孩子小,我和崔老師值班連班的時候,她經常打電話跟我說「守旭,你別來了,在家帶孩子吧!你的班我來值!」說實話,我是真不好意思,都快50歲的人了,總是以校為家,把同事當成家人,誰有難處,她第一個衝上前。在評優選先的時候,崔老師就靠在最後面了,從來不爭不搶,總是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身為班主任的年輕教師金倩茹:『崔老師就像姐姐一樣,呵護我們這些年紀小的老師。她經常主動要求替我值班,讓我有機會談戀愛。我的班級在活動、勞動缺少物品的時候,崔老師總是把自己班級的東西拿出來先給我們用。我家離學校比較遠,崔老師經常從家裡把做好的飯帶到學校給我吃。她對同事都這麼關愛,對學生就更不用說了。那種細水長流、默默無聞的愛,讓很多學生都把她當做「媽媽」。』

  教育家魏書生說:『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老師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耕耘、播種的職業,這一職業是神聖的。』

  崔麗霞從來不覺得自己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她總說:『我做得,別人也做了,千萬別宣傳我!別人都比我優秀!』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

  作為校區主任的孔峰是這樣評價崔麗霞的:『工作細致,崔麗霞管理的班級學生流失率是零,她不會歧視任何學生,對所有學生都不放棄,班級在管理和學習方面的表現都很優秀;以身作則,無論是勞動還是學習,崔老師都率先垂范,與學生們一起勞動、一起學習,用實際行動去影響每一個人;樂於助人,同事遇到了任何困難,她都會衝在前面,幫大家排懮解難,她的善良與大度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教育和教師的職責,不僅僅要授業、解惑、教書育人,更要傳道、立德樹人。

  只要提起自己的班級和學生,崔麗霞是滿臉的驕傲。崔老師所帶的班級多次獲得學校技能大賽和知識大賽一、二、三等獎;班級學生大多數都獲得學校獎學金,2020級的於思雨同學獲得了國家獎學金;眼視光專業和口護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就業於北京、上海、蘇州等地,月薪從八千到幾萬元不等。對於她本人連續六年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的事,她只字不提。

  由於工作比較辛苦,近幾年崔麗霞的血壓比較高,最高一次低壓120高壓達到170,現在她需要每天吃降壓藥來緩解血壓。

  對於退休之後的打算,崔麗霞說:『退休好像是挺遙遠的事,我現在需要考慮的是下學期要帶護考班,在這個領域我是「新」老師,所以我得更努力,笨鳥先飛嘛!將來退休了,希望多陪陪家人吧!這輩子對他們真得有些虧欠!』

  最美的花,總是開在最安靜的地方,潤物細無聲,卻又時時刻刻讓你感受她的存在,用她的磁場力影響著一波又一波的『賞花者』。

責任編輯:平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