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鄉村研究學者的自豪與榮幸
講述人: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 李小雲
1989年,我調到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工作。學校一方面讓我負責一個外國農業合作項目,另一方面,讓我負責學校在黃淮海地區的農業推廣工作,這也是我和團隊鄉村實踐工作的起點。
雖然我是學農學的,是中國培養的第一個作物栽培學博士,也在機關從事過農村政策研究工作。但是,我對鄉村實際上是陌生的,對於農業推廣更是一竅不通。外國專家給我兩本英文書,這兩本書主要是介紹在發展中國家如何展開鄉村發展的實踐,其中談到的內容包括:如何在鄉村做參與式規劃,如何組織婦女參與鄉村發展項目,如何做項目計劃,如何做項目評估等,這些東西在今天看來都是非常簡單的概念,可在當時都是『先進管理理念』。
我帶著我的同事在河北的衡水、滄州、邯鄲等地區建立了10多個縣的農業推廣示范區。當時我們的主要做法是,把中國農大的實用技術組裝配套起來,在農村作『農地示范』,也就是不在大學的實驗站作示范,而是直接到農戶的田地裡。我的團隊裡的很多成員今天都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發展專家。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和團隊先後在雲南、北京、寧夏、陝西、江西等不同地方的鄉村展開了不同類型的鄉村發展實踐,初步形成了以參與式發展為原則,突出農民為主體的鄉村發展實踐的框架。2015年開始,我帶著團隊紮根雲南省?臘縣貧困的瑤族村寨河邊村,在這裡通過發展以新業態為核心的復合型產業,探索出了以貧困群體為主體,擺脫貧困的實踐模式。經過6年多的實驗,河邊村實現整村脫貧,並進入了鄉村振興的發展軌道。
目前,我們的鄉村實踐已經伸展到了雲南省的怒江州、臨滄市和昭通市,我們將以農民為中心的參與式發展實踐理念擴展成為小農戶發展驅動鄉村振興、都市驅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先導型示范等不同類型的工作。作為一名鄉村研究和鄉村實踐的學者,我為我們能夠在消除農村絕對貧困中貢獻了一份力量感到自豪,為參與鄉村振興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業而感到榮幸。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7日09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二連浩特全員核酸檢測
- 神舟十三號發射時間定了! 三人乘組名單
- 2022年度國考即將報名 計劃招錄3.12萬人
- 國家統計局: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
- 多國聯軍打死108名也門胡塞武裝人員
- 美國加州阿裡薩山火持續蔓延 附近居民開始疏散
- 挪威男子持弓箭射向路人已致5人死亡2人受傷
- 法國官方敦促民眾在明年夏季之前仍須對疫情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