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先鋒人物
搜 索
卸下包袱,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2021-08-26 09:26: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話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卸下包袱,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觀潮亭·『雙減』政策落地之後②)

  『小小少年,背著書包,做不完的作業……』曾經,這是多少孩子真實的寫照,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和落地,這樣的局面有望改變。

  筆者回想起學生時代,小學階段尚可,自從昇至初中,也常被沈重的課業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放學一到家就得趕緊抓起筆趕作業,如果哪天貪玩耽誤了時間,就不得不忍著巨大的困意和疲倦『開夜車』。作業倒是寫完了,可第二天往往困得要命,上課無精打采、難以集中注意力,課間10分鍾成了『黃金補覺時間』,而且越到高年級越是如此,一到課間,放眼望去,教室裡往往睡倒一片。

  至於周末和寒暑假,也並沒有人們想象的輕松,甚至有學生吐槽『不如不放假』,為啥?因為這個時候,名目繁多的校外培訓接踵而至,『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讓原本令人期待的假期淪為可有可無的雞肋。之前有網友曬出孩子的暑假日程表,算下來一天要上10個小時的課!一個假期下來,瘦了家長錢包不說,孩子也累得夠嗆。

  這樣做的效果好嗎?未必。

  校內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一度就像兩個沈重的包袱,結結實實地壓在學生的肩膀上。重壓之下,學生們整天埋頭於作業,難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又缺乏鍛煉,極易造成身體素質下降,增加近視、肥胖的概率。

  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初中更是孩子們身體拔節的關鍵期。萬物生長,各有其時,如果因課業負擔重而影響了正常發育,豈非因小失大、給孩子留下終生遺憾?

  弓滿易折,弦緊易斷。如果孩子長期背負沈重的心理壓力,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逆反心理,如此不僅影響學習效率,還可能造成心理扭曲,把學習視為競爭的手段,把同學作為競爭的對手,影響健康的人際交往。與此同時,由於疲於應付課業,沒有時間感受大自然、深入社會,缺乏寬廣的視野、豐富的知識、創新思維和能力,給孩子們養成自信陽光、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人格制造障礙。

  因此,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關系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出臺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意見提出了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等明確要求,就是要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當前,北京已經開始推進『雙減』行動,其它地區也陸續推出了相關舉措,希望能夠持續進行下去。只有把學生從刷題苦海裡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送孩子校外培訓的焦慮中解放出來,遵循教育規律,幫助孩子培養興趣、發揮特長,我們纔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話枚)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