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4日電 題: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帥纔、黃筱、董小紅
『孩子身高低於同齡人,請問可以打增高針嗎?』『我兒子想長到一米八,醫生給開點增高針唄!』……暑假期間,一些家長到醫院諮詢,想給孩子注射『增高針』。
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於矮小癥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了』,有生長激素企業5年收入增長逾4倍
『人手再多都沒有需求大,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了。』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的林鳴醫生告訴記者,他周一到周五每天接診50人,周日要接診70到80人,僅周六休息。現在正值暑假,每天的接診量還要更大些。
林鳴說,在這些前來求醫的人當中,有半數的家長都是來詢問孩子身高問題,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來幫助長高。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個頭不高,就想打增高針、用增高產品。』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生徐璇介紹,兒童生長激素的全稱是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這種生長激素只能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身材等,不能擅自擴大治療范疇。
記者發現,一些民營醫院打出『身高70%靠遺傳、30%靠後天,定制身高不是夢』之類的廣告語。
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生長激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產品。
林鳴說,實際上,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孩子只需要進行常規的飲食、運動、睡眠指導,並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張一寧說:『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不是說我覺得矮、想長到多高,就打點生長激素,這是非常荒謬的行為。』
張一寧說:『目前過度檢查和不規范檢查的現象非常普遍。有家長到門診來,一定要給孩子做生長激素化驗,我說不用做還被罵。這個檢測是用藥物激發進行試驗,要抽血5次,有很多外在因素影響當時激素的激發水平,需要綜合判斷。有些醫院用不規范的手法做檢查,檢查結果拿到之後就開始給孩子使用增高針,很不負責任。』
『花48萬元孩子長高1厘米』,打『增高針』存健康風險
不久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黃軻接診了一位病急亂投醫的媽媽王女士。王女士擔心兒子身高偏矮,陸陸續續在各種『身高促進門診』就診,一年下來花了48萬元,結果兒子只長高了1厘米。
『兒童生長激素超范圍使用已成潛規則,臨床上存在疾病診斷不規范、隨意擴大生長激素應用范圍、過度治療等問題,帶來嚴重健康隱患。』一位兒科醫生懮心地說。
家長不必要的身高焦慮容易被非正規醫療機構利用並放大。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長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藥』,其實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生長激素的,不然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等問題。
有醫生介紹,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甲狀腺功能會出現暫時性減低的情況,會有疲勞、乏力、虛胖等癥狀。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出現血糖高的問題,需要定期監測,避免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還有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引起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現象。
記者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發現,目前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有良性顱高壓、糖代謝的影響、甲狀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腳變大、局部紅腫及皮疹、中耳炎等。
據業內專家介紹,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治療,因制劑不同、體重和敏感性不同,每月費用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間,往往需要注射2至5年。
由於推廣『增高針』能獲取暴利,一些醫藥代表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一些生長激素藥廠邀請兒科醫生參加培訓,而所謂的培訓就是讓醫生給孩子多開生長激素,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
規范生長激素使用迫在眉睫
四川省人民醫院東院兒科醫生楊文青說,有些矮小癥合並了一些基礎性疾病,基礎性疾病治好後,可能出現追趕性生長。如果只是偏矮並且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況,完全不需要注射生長激素。
張一寧等建議,要規范生長激素的使用。衛生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醫生的培訓和監管,醫生要嚴格遵守相關兒童診治指南,謹防臨床上生長激素濫用、超范圍使用。對於受利益驅動誘導孩子注射生長激素的違規行為,衛生、藥監、公安等部門應該形成合力,嚴厲查處。
業內專家指出,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青少年兒童,應定期在兒科內分泌門診監測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醫生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指標、不良反應等進行監測。
『開設兒童內分泌科專科的醫院寥寥無幾,我們科室也是新成立不久的,目前人員也不夠。在基層,專業兒童內分泌醫生就更加缺乏,很難做到對這些孩子進行定期監測,難以保證孩子的注射安全。』一家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說。
業內專家說,對於身材矮小的兒童,必須進行兒童骨齡、生長激素分泌水平等檢查,還需要排除各種疾病,方可決定是否適合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對確實患有矮小癥的兒童,生長激素是目前認為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在最佳的治療時機通過藥物來乾預,會一定程度上促進孩子生長,但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遺傳與內分泌代謝科主任程昕然建議,家長需要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明白生長激素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必須經過相關檢查由專業醫生開具處方後纔能用藥。(參與記者 趙丹丹、韓佳諾)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二連浩特全員核酸檢測
- 神舟十三號發射時間定了! 三人乘組名單
- 2022年度國考即將報名 計劃招錄3.12萬人
- 國家統計局: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
- 多國聯軍打死108名也門胡塞武裝人員
- 美國加州阿裡薩山火持續蔓延 附近居民開始疏散
- 挪威男子持弓箭射向路人已致5人死亡2人受傷
- 法國官方敦促民眾在明年夏季之前仍須對疫情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