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基礎教育  >  麻辣教師
搜 索
播灑愛的火種
2019-11-13 18:1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汝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的奧秘就是在於如何愛教育對象』。由此看來,一個班主任如果沒有對學生的熱愛,就不能成為學生的知己和摯友,更難的獲得學生的愛戴,進而實現理想的教育效果。因為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只有使學生感到班主任老師最親近,最可信賴的時候,遇到困難纔依靠班主任克服,遇到苦悶纔能向班主任傾訴,取得成績纔能同班主任共享歡樂,犯了錯誤向班主任檢討。可見,班主任老師播灑一片愛心,是誘導和助長學生上進的雨露養分。那麼,如何把愛的火種灑向全體學生呢?我認為:

  首先,應該全面地了解學生,達到感情的雙向交流。每次接一個新班都應該花費大量的時間認真了解學生以前的學習狀態,家庭狀況及個人的學習興趣愛好,特長,個性特點,建立學生檔案,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並利用各種機會,盡快與每個學生談話溝通,掌握他們的學習生活需要及心理特點,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予特別的安慰,讓全體同學都覺得新班主任愛每一個學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讓每個人都能從班主任的言談舉止中直接感受到班主任不偏心,對自己充滿熱情和關愛,進而產生自律,自勵的渴望。於是,師生之間產生了感情的雙向交流,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

  其次,播灑愛的火種,讓班裡充滿友愛,這是建立優秀班集體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只有在班級成員互相理解和幫助,和睦相處的基礎上,纔能形成堅強的班集體,列寧曾說過:『我們要努力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則灌輸到群眾中去,並且變成他們的習慣,變成他們的生活常規。』基於這一關,可以組織召開『讓我們的班級充滿友愛』的主題班會,發動學生們展開熱烈討論;如何纔能使我們的班級裡充滿友愛?充滿友愛對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有何益處?通過班會,學生們明確了是非界線和准則,形成了正確的輿論導向。當然,學生有了正確的集體觀念,不一定能馬上變為行動,這就要靠老師滿腔熱情地去引導,去督促,在一個集體中,總有一些性格外向,比別人多一分愛心的學生,班主任的責任在於及時發現他們,肯定他們,表揚他們,以帶動其他同學。比如有這樣一個學生,既不是班級乾部,也不是團員,但是他每天幫助值日生擦黑板,關窗子、打水、常倒杯水放到講桌上。開始時,部分同學不理解他,甚至覺得他可笑。面對這種情況就應該在班會課上,真誠地向這位同學道一聲『謝謝』。全體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同時各這位同學提去了贊佩的目光。當然,那部分不理解這位同學做法的同學也自然地認識到自己思想上出了毛病。於是想個班組的氣氛也活躍起來,都把獻一分愛心當作自己最大的責任,產生了義務感,責任感。

  第三,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厚愛學習後退的學生。歌德說過,『一棵樹上很難找到兩片葉子形狀完全一樣的,一千個人之中也很難找到兩個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協調的。做好班主任,既要承認差別,也要區別對待,既要鼓勵優等生冒失,促進中間狀態的學生爭先,更應幫助後退生過關,這不是要對後進先站以厚愛,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的原因。所謂後進是指學習上暫時處於後進狀態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只要對他們熱情關懷,耐心教育,精心指導,點燃他們心靈的火花,培養他們學習習慣,激發他們上進的熱情,就完全可以扭轉局面,記得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相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鑒於此教師一定要用全面的觀點培養學習上的後進生,對他們施以厚愛,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及時捕捉到他們閃光點,鼓勵他們抬起頭來做人,給他們多一點愛心和關懷,多一點期待和鼓勵。

  第四、要用真誠的愛心感化『頑劣生』。一般說來『頑劣生』是指故意調皮搗蛋、故意與老師唱對臺戲,有時甚至會氣得七竊生煙,但又無可奈何的學生。對待這些『頑劣生』最好的方法是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他,想方設法接近他與之交朋友,掌握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長,然後找彼此之間的共同語言,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最後達到教育目的。有這樣一個學生,據說他原來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被他氣得束手無策。上課他嗑瓜子,老師批評,他說增加營養,他吹口哨說是心情好,聽MP3,說是欣賞音樂,上語文課他看數學,上英語課朗讀語文,說鍛煉逆向思維。批評輕了他頂撞,批評重了他抬腿便走,說是要避開噪音……。對於這樣一個學生,誰見了都會頭疼。進班第一天新班主任就找他,並直接告訴他:『你此時的處境是很困難,誰都不想要你,既然你在氣老師,課堂方面出了名,就是說明你有能力,只不過你把能力用偏了。現在如果你把能力用到學習上,用到為班級為集體做好事上,你肯定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這一番話對他是一次不小的震動,他說:『請老師放心,你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乾,給那些認為我是沒治了的人看一看。』點燃了他的上進之火,就要進一步添柴加油,於是老師排座位時,把他安排在學習和紀律都好的同學身邊,用周圍同學的實際表現來約束他,感染他。又都安排了一個與他彼此處得來而成績又優秀的學生跟他交朋友,學習上幫助他,一發現他的缺點,錯誤就及時幫助他改正,使之揚長避短。在感冒有病時,動員全班同學關心他,照顧他,使他感到如再『鬧』下去就對不住全班同學了。遇到集體活動時,如踢足球比賽,鼓勵他參加,結果他踢球最有一手,立了功,全班同學向他表示祝賀。班會課,他主動要求當主持人,老師答應了他的請求,並鼓勵他,相信他能成功,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主持得特別有風彩。這樣一學期下來,他整個變了一個人似的,不但不鬧課堂,反而能為班級做好多事情。教育實踐證明,一個被教師熱愛的學生總是滿懷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反之往往是孤僻、消極的、不求上進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只有這樣纔能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崇敬、信任和親近,進而產生師生間心裡上的共鳴,纔能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化為自覺學習的意願,從而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產生了愛、當然,關心愛護學生,也不等於無原則的遷就。愛一定要與嚴格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嚴而有理,嚴而有節,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做到『愛於嚴、嚴出於愛,愛而不縱、嚴頁不凶。

  總之,作為一個班主任,肩上承擔著一般科任教師所無法可比的責任,要想真正完成班主任的使命,總有做到全方位地播灑愛他的火種,纔-能收獲預期的教育目的。

  (作者:哈爾濱市平房區八十四中學校 劉汝昌)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