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清考』,嚴懲學術不端,體育課不『走過場』——
大學『混日子』難了
光明日報 記者 姚曉丹 晉浩天
期中考試的臨近,近日,河北體育學院40多名學生因曠課過多被公示退學,還有一些大學根據學分情況公布沒有通過考核的學生,同樣公示退學。這些新聞背後的信號令不少人感慨『嚴冬將近』『大學日子難過』。
從2018年9月,教育部出臺《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開始,大學『清考』成為歷史。如果學生無法通過考試,將沒有『放水』通過的機會,而高校的各項規章也隨之愈加約束嚴格,一年以來,學風收效可謂顯著。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任王德岩告訴記者,一年前,他所帶的班級60人中曾有過數十人都不能通過的記錄,一年時間過去,同樣的難度,現在未通過的僅有兩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在3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就此作出了回應。他說:『各個學校在管理方面嚴起來是一個共同的做法,每個學校都根據自己的情況,根據高等教育法,根據各個學校的章程、規章制度制定了符合自己學校的要求。如果學校是依據規定作出這樣的處罰,那是一個好的信號。』
當本科教育『嚴進嚴出』成為風氣,本科教育質量的提昇能否就此走上快車道?
『躺』曾是大學生活關鍵字
取消『清考』前,大學生的日子是怎樣的?『躺』也許是其中一個關鍵字。青年教師劉偉曾長年擔任教學秘書,對此深有感觸。他曾帶過四年出勤率是個位數的學生,反正最後能不能通過考試都會給予形式上的認證。『同學們普遍學習壓力不大。』劉偉告訴記者,『還有學生大四上半學期掛科數十門,下半學期如期照常畢業的例子。』
『這就是一種風氣,非常不好的風氣。』王德岩說,『大學生一進校,過不了三天時間,就能從師兄師姐那裡知道考試好不好通過,哪個老師會放水。當他們知道無論如何都能畢業,學習積極性自然有所降低。』
今天,王德岩認為,『清考』考試取消之後,最早感受到『嚴風』來襲的也一定是新生。他們一定能從同學那裡知道,『考試難起來了,必須打起精神。而他們打起精神之後,本科教育質量也將為之一振。』
所以,一年間,不能通過考試的學生人數銳減,『加之輔導員、授課教師日常管理更加嚴格,除非是真的學習有困難,不然按照正常的學習計劃,基本上所有同學都能如期完成學業』。課堂出勤率、自習室的利用率一年間明顯提高,王德岩感受到學風在悄然變化著。
經歷了12年寒窗苦讀,一進入大學,感受到的是『放水』還是『嚴管』,對學生學習態度乃至人生觀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為什麼明知道『放水』的壞處,此前高校還要繼續組織『清考』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這與『招生指標』的分配息息相關。『當年高校按計劃招生,如果學生不能如期畢業,不但浪費了「指標」,第二年的招生計劃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王德岩表示,這與就業率的檢測也密不可分。學生不能如期畢業,就業率自然受到影響,學校和家長也可能由此認為,『專業的吸引力不足,第二年的招生計劃和報名人數也會受到明顯影響』。
『打游戲、睡大覺的日子一去不返』
去年,華中科技大學曾給予不能修滿學分的學生『本科變專科』的處理,一時之間引來議論紛紛,不少專家在給政策『點贊』的同時,也提出隱懮,寒窗苦讀,一朝罷免,對於學生的前途來說,是不是『過於嚴厲』?如何既『提高質量』又『治病救人』?
『嚴,應該是本科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理論上,不能完成四年本科學業,就不應該得到畢業資格。』儲朝暉說。
『我們去年也說過,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游戲、天天睡大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吳岩表示,必須要改變讓所有學生進了學校就等於進了安全箱、就必須畢業的情況。『現在有學生不對自己負責,不對家長負責,不對社會負責,他就應該付出應有的代價』。
當『嚴』字當道,不少高校也有一些『柔』的政策。
王德岩告訴記者,今天高校轉專業的『口子』放得更『開』,如果在這個專業學習吃力,輔導員、教師等一般都會給出專業建議,為學生調整專業,『盡一切努力讓學生學習好、順利畢業』。
劉偉告訴記者,他們會通過日常談心,幫助學生舒緩學業壓力,一旦學生有掛科的情況,還會及時輔導,並和家長取得聯系,多方配合,爭取讓同學們都取得不錯的成績。
吳岩在發布會上表示,自2018年6月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以來,特別是全國教育大會以來,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在辦學思想轉變、育人理念更新、體制機制改革、質量標准制定、技術方法創新、教與學范式改變、質量文化建設等方面下大力氣,就是為了全力打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
從微觀層面來說,抓學生學習就是振興本科教育的重點環節。吳岩說,通過抓學風、抓學業、抓實習、抓考試、抓畢業、抓主輔修、抓雙學位制度改革、抓體育、抓生產、抓閱讀、抓社會實踐,讓學生忙起來。不僅希望學生能在傳統的意義上忙起來,更需要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知識能力素質方面開拓新路。『盤點一年來高等教育本科攻堅戰的成效,可以說,本科生在刻苦學習方面開始真正忙起來了,不求上進、不思進取的學生開始緊張了,本科畢業開始難起來了。』
『嚴』要求還要有『細』分類
當本科畢業越來越『難』,王德岩也有一些擔心,政策如何執行好。『未來,專業就業率的輕微浮動會不會再次影響考試,會不會再次「放水」?』
教育部30日發布的文件,也對此有著正面回應。20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發揮校內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課程把關作用,嚴格考試紀律,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
解決了學生關,教師的教學質量關也要有保障。《意見》指出,要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將全面覆蓋所有類型高校、所有類型課程,推動我國本科教育質量整體提昇。並要求在高校培育建設基礎上,從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6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500門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000門左右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工作。
除此之外,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陸亭認為,在學生的評價標准上,還應該注意分層分類管理。『雙一流高校的學生和應用型高校的學生,在學分選修上、在實踐能力上、在思維訓練上都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和規定。曾有研究證明,高考分數有50分左右差別的,培養模式就不應該趨同。對學生理應要求嚴格,但是對高校來說,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框架設計、知識技能和思維訓練的整體設計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這樣纔能培養出更多優秀人纔,本科教育質量纔能從根本上得到提昇。』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01日08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市場局多措並舉抓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2021/08/12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衛健委:11日新增本土確診61例 涉及5省
- 國家將逐步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嚴控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 金融有力支持實體經濟 人民幣貸款7月增加1.08萬億元
- 圖解|這八個『全球第一』,美國還真『名副其實』!
- 泰國研發的鼻噴新冠疫苗有望年底進入臨床試驗
- 為控制數量 納米比亞售出57頭野生大象
- 阿爾及利亞森林火災已致6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