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考試中心  >  考研
搜 索
2020考研倒計時百天:考研漸成『畢業剛需』?
2019-09-16 09:2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郎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2020考研倒計時百天:考研漸成『畢業剛需』?

  編者按:這裡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標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如今,202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將進入100天倒計時。逐年遞增的報考人數、僧多粥少的錄取比例、被標簽化的『考研黨』……這場數百萬人參加的全國性考試,每一點微小的變化都會引起討論。

  不久前,『逃避式』考研的話題一度上了熱搜。一個『逃』字,給不少考生們打上了標簽。但『考研』豈能被幾個詞匯簡單標簽化,個體選擇的背後,有名校夢,有競爭壓力,有畢業的仿徨,等等。

  考研,我們專業的『剛需』

  凌晨2:49,醫學生薛薛失眠了。沒有猶豫,她打開網課視頻,拿出筆記本,聽了一節政治課。6點左右,她抱著書本去了圖書館,開始新一天的復習。

  薛薛的考研倒計時是從247天開始的,從那時起,她的作息表裡沒有了逛街、聚會、出游,而變成背單詞時間、背政治時間、復習《心律失常》時間……臥室裡,復習筆記漸漸掛滿了牆。這是她第二次考研,目標河南大學。『考研是專業所迫,我個人也想提昇一下平臺。』她說。

  如果不考研,薛薛只能做基本的護理工作,她已經感受過那樣的生活。在醫院實習期間,薛薛經常忙得沒空上廁所,遇到難纏的患者,輕則言語傷害,重則打罵醫鬧。她不想以後的生活都處於這種焦慮中,不想變成『被生活吊打的咸魚』。

  而對於薛薛其他臨床專業的同學來說,考研勢在必行。考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稱『專碩』),就可以在校期間通過考試拿到《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這兩個必要的證書,而碩士畢業證意味著有機會進入更好的平臺。他們很清楚,對好的醫院和機構來說,研究生學歷是必需的;否則只能去相對較差的平臺,學歷也會成為晉昇的障礙。

  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醫學生從事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最高(93%),讀研比例最高的也是醫學生(近30%)。相應的,醫學研究生的分數線也水漲船高。

  形勢如此,薛薛也深知其中的艱難,去年目標學校復試線一下子漲了20分,今年她的壓力更大了。

  在一些考研論壇的相關討論裡,有的醫學、歷史等專業的學生甚至在大學入學前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不考研幾乎不可能。』有同學這樣說。

  考研,我的畢業出路之一

  和薛薛相比,同樣在備戰2020考研的翟宇飛,他的復習節奏要少些緊張。除了復習考研,他還在准備簡歷參加秋招。

  出身於吉林大學的他,畢業後在長春、沈陽或是東三省其他城市的一些企業都是比較容易找工作的,但翟宇飛並不想留在東北,所以他在考慮其他出路。

  考研是其中的一個選項。他對名校沒有很深的執念,『如果能更進一步也算是錦上添花,考不上對我來說也沒什麼損失。』

  而家人更希望他回新疆工作。父輩們在當地發展的很好,有一定的人脈關系。姥姥當了一輩子教師,舅舅阿姨們也是當地的公職人員,對於已經拿到教師資格證的他而言,回老家考公務員或者當老師都是不錯的選擇。

  翟宇飛打算拼一把,『考不上就算了,去工作,』翟宇飛說,『如果工作滿意,放棄考研也是可以的。』

  『再不濟,回老家。』

  翟宇飛並不是個例,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考研動機為比較茫然,還沒有做好就業准備以及為就業『備胎』,分別達到30%、21%。而兩年前,報告顯示暫時不想就業、逃避步入社會而選擇考研的人佔13%。

  作為『過來人』,對目前在山西大學讀研二的緝熙來說,考研也只是當時畢業面臨的選擇之一。

  『當時自己比較迷茫,沒什麼選擇。』緝熙說,看到同學找工作,她也投簡歷參加校招;身邊的同學都在考研,不想畢業就失業的她也就順手准備了起來。

  由於本科學歷找到的工作不盡如人意,研究生學歷可以增加自己的就業籌碼,所以考研對緝熙來說,成了一條比較好走的路。

  『如果不是和同學一起,我考研可能不會成功的。』

  談起未來的規劃,緝熙沒有很具體的想法。『可能會去當高中老師吧?』她有點猶豫,『還是看工資擇業吧,其他只是加分項。』

  有了高學歷,纔有競爭力?

  不同於薛薛一心考研,去年,柴子岩決定考研的時候,自己已經畢業工作了兩年。

  『不抓緊提昇的話,很容易被學歷限制上昇空間。』柴子岩說。

  一些工作單位招聘的時候明確要求985或211學歷,這個門檻把只有普通本科學歷的柴子岩擋在了很多機會之外。在工作中,他感受到隨著知識技能的更迭和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會有被裁員風險。

  身邊的同事也給他帶來危機感。不知什麼時候起,『海歸』背景、碩士學位似乎逐漸成了『標配』,而他們的待遇和昇職空間也遠遠高於自己。

  考?不考?柴子岩非常糾結,前前後後考慮了半年之久。畢竟考研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對於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他,辭職去考研,做出這個決定,不容易。

  離職意味著沒有收入,不願向家裡伸手要錢的他只能吃『老本』;和應屆考生相比,他的年齡也顯得尷尬,研究生畢業就已經30歲了。除了這些,還有最大的一個問題,萬一考不上怎麼辦?

  父母一開始是反對的。在他們眼中,擁有穩定工作、收入還可以的兒子該考慮結婚了,這時候去考什麼研?但他們最終還是被兒子說服了。

  戒掉所有的娛樂活動,卸載手機裡絕大部分軟件;為了省出更多的學習時間,每天早上5點起床,吃飯只吃速食簡餐,一遍一遍地刷高數題……重新適應學生生活並不容易,柴子岩努力和自己的惰性作斗爭。

  可是,重返校園哪有那麼容易?2016年柴子岩畢業的時候,據教育部數據,考研報名人數只有201萬;當2018年他報名考研的時候,這一數字已經變成了290萬,但當年研究生教育招生僅有85.8萬人。

  『很多人注定只能當「炮灰」。』柴子岩說,很不幸,他也成了『炮灰』中的一個。

  知道落榜的結果後,柴子岩躲起來悄無聲息地哭了一場。看著胖了20斤的自己,胡子拉碴,學歷不高,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對象,二十多歲的人一事無成,他覺得『除了考試,好像真的什麼都不會乾了一樣,連煙火氣都沒了』。

  他重新審視了考研這個決定,真的非考不可嗎?但他不後悔,回到職場的柴子岩說,如果有可能,他還想考研,但這次會考慮在職研究生。

  考研執念,真的要非考不可?

  『如果說高考是一群人奮斗的記憶,那麼考研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人的狂歡。』柴子岩這樣總結那場『刻骨銘心』的研究生入學考試。

  『考研難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學生們的報考熱情並沒有消退。』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郎鐵柱說。

  在校生、職場人員,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狂歡。是什麼原因帶來了持續不斷的『考研熱』?海天教育考試研究中心總監吳叡認為,就業競爭和社會對高層次人纔的需求是不可忽視的客觀因素。

  『就業競爭的增大,企業、事業單位招聘,甚至公務員考試等,很多崗位就明顯加大了對延伸學歷的要求。這是考研報名熱度不減的外部環境。』吳叡說。

  『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本科畢業人數在不斷增加,這些都是考研熱的大背景,對於一般學校的學生來說,考研似乎是最簡單的上進門路,也是看得見的可靠門路。』郎鐵柱說, 『考研熱還會持續下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或是自願或是隨大流,不少學生把考研當成了增加就業機會的籌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研。

  『不能為了考研而考研。』吳叡說。不同的專業對人的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實踐經驗,有的需要學歷提昇,他認為,比起考研,更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規劃。

  距離開考還有100天,薛薛和翟宇飛正在積極地備考中,回到工作崗位的柴子岩也在猶豫是否要考在職研究生。(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作者 郎朗)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