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用『第三間教室』促親子共成長
2019-08-16 16:23:21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潘玉嬌 耿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南京市鼓樓區推出家長學校公益講堂,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家庭教育——

  用『第三間教室』促親子共成長

  本報記者 潘玉嬌 通訊員 耿艷

  情感為什麼對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家長應當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暑假前的一天,在南京市鼓樓區復興小學禮堂裡,300餘名來自全區40餘所小學的家長齊聚一堂,共同聆聽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呂林海的精彩講座。

  呂林海是教育部『西部教學改革支持計劃』國家專家組成員,在這場題為《身體、情感、心智模式與兒童學習——孩子成長的『非認知』視角》的講座上,他通過經典教育實驗和權威研究數據,引導家長進行反思與對比,深入淺出地表達著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理解。講座結束後,許多家長意猶未盡,圍著呂教授繼續求教。

  這是南京市鼓樓區『第三間教室』家長學校公益講堂的一次尋常活動,也是該區長久以來關注家庭教育的一個實例。『家長是孩子最主要的陪伴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方能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鼓樓區教育局局長柴耘說。

   區域+學校,打造特色家教品牌

  何為『第三間教室』?柴耘向記者介紹了這個名稱的含義:成長的『第一間教室』是家庭,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第二間教室』是學校,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與活動為孩子成長打下基礎;『第三間教室』專為家長開設,家長應努力將前兩間教室打通,使自己成為孩子成長的最好伙伴。『這項活動由我們區的家長總校負責舉辦,各個中小學輪流承辦,旨在實現區域內家庭教育講堂的全覆蓋。』

  2018年2月3日,『第三間教室』首次開講,第一節課便吸引了全區47所小學460多名教師和家長參加。課上,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郭文紅結合自己30餘年教學經驗,為家長帶來題為《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講座,深受好評。此後,『第三間教室』每月開講一次,主辦方邀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資深班主任等擔任講師,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

  據統計,『第三間教室』共舉辦了12期,惠及全區萬餘名家長。復興小學校長王媛告訴記者,每次開設講座,全區各學校的校領導也會前來聆聽,『這讓我們學會了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學校管理問題,受益匪淺』。

  在『第三間教室』開辦得如火如荼之時,鼓樓區各校也都根據自身實際及辦學特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如拉薩路小學的『家長成長學院』、科叡小學的『集賢大講堂』、芳草園小學的『陽光家長講壇』等。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的『樹人好家長』學堂開辦不過3年,卻已是鼓樓區家長學校的一個標杆。『我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具有更強針對性和時效性的課程,比如初一年級以適應初中生活為主題,初二年級聚焦青春期心理特征,初三年級則更多關注昇學指導。』樹人學校校長孫小紅說。截至目前,『樹人好家長』學堂已經舉辦了14講,在這一過程中,孫小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家長態度的變化。『班主任向我反映,他們的工作越來越得到家長支持。』

   線上+線下,推動優質資源廣泛傳播

  隨著『第三間教室』不斷成熟,鼓樓教育人開始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將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在更廣的范圍內傳播,讓更多家長受益。就在這時,『鼓樓e學校』的啟動給了柴耘一絲靈感。『鼓樓e學校』啟動於2018年11月8日,是南京首個用於師生在線實時互動的免費平臺。隨著時間的推移,『鼓樓e學校』的服務范圍,從單純地為學生答疑擴展到為家長解惑。

  今年3月14日,鼓樓市教育局在『鼓樓e學校』原有的『鶴琴育兒在線』欄目中增加『寶爸寶媽學堂』這一覆蓋全區的空中課堂,由區內12家教辦園承擔首批開講任務,為年輕的父母指點育兒經驗。

  鼓樓區幼兒園園長崔利玲是第一位走上『寶爸寶媽學堂』的幼教專家,在第一次直播中,她為家長們帶來了題為《像陳鶴琴一樣做父母》的講座,還和4位骨乾教師一起與家長們在線互動。為了把功課做好,她帶領團隊教師事先做了充分准備,僅家長提問環節的問題就准備了上百個。『寶爸寶媽學堂』第一次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便達到4.6萬。目前,該欄目每月開辦一次。

  鼓樓區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聯盟的『家庭學習心理調查』項目則通過調查研究的手段,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特有的心理狀態。『我們選擇了區內15所實驗學校,以家長手機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內容涉及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學習動力8個方面15個維度,共收集有效樣本一萬餘份。』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教師肖娟說,『調查結果有效糾正了部分家長長久以來的認識誤區,比如只要孩子學習夠認真,報的輔導班夠多夠好,成績就一定能提昇。』

   傳統+創新,促進家校合作全面昇級

  1983年,南京市清涼山小學率先創辦家長學校,第二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家長學校。此後,鼓樓區中小學、幼兒園及社區的家長學校陸陸續續興辦起來。2005年,該區成立了『鼓樓區家長學校總校』,由當時分管教育的副區長擔任總校校長,足以體現鼓樓區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

  『悠久而良好的傳統,為我們發展家長學校、提昇家校合作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時代在變,家長學校也需要改變、需要創新。』柴耘說。

  這種『改變與創新』,首先體現在建立完善的機制上。這些年,鼓樓區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規范家長學校總校管理,如《鼓樓區家長學校總校辦學綱要》《家長家庭教育行為規范》以及與之相關的管理制度、表彰制度、考核制度、校長職責等,從而保證了各級家長學校運行得井然有序。『我們從組織管理、教學研究、師資隊伍、經費投入、考核評估5個方面規范指導全區家長學校工作,同時還會定期與不定期地開展督導檢查。』鼓樓區教育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龐月霞說。

  在教學方面,家長總校以《家長必讀》為主要教材,以『標准化、課程化、特色化、常態化』為基本要求,定期對各分校開展教學指導,參與各分校的科研活動。各分校則以《家長必讀》為主要教材,指導家長了解把握各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及需求。

  區域層面的支持也激勵著各校家庭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南京市拉薩路小學的家長學校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曾獲『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稱號。2018年10月,該校創辦了『家長成長學院』,統籌學校各種資源,創新活動形式,實現『大家一起學』的目標。『「家長成長學院」面向家庭教育五大領域:身心健康、行為習慣、閱讀養成、意志培養、個性塑造。』拉薩路小學校長嚴瑾說,『我們的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6年裡,家長需要完成相應的課程學習並獲取學分。當然,學分只是激勵家長參與的一種手段,其實這是一個親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一種寶貴經歷。』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