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援疆『教育人』李俊剛:平凡無奇的外貌下另有一番傲骨
2019-02-27 11:14:01 來源:東北網教育  作者:姜姍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6日訊(記者 姜姍姍)為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大力發展農村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的號召,2017年2月末,受黑龍江省教育廳和佳木斯大學委派,李俊剛入疆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得到了黑龍江對口援助新疆前方指揮部和阿勒泰地區教育系統的認可和贊揚。如今,李俊剛已回到佳木斯大學,講述他不平凡的援疆經歷。

李俊剛為教師們做講座。

  初入疆時,因受援單位是阿勒泰地區師范學校(屬於中職院校),面對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與之前所教高校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哈薩克族學生,李俊剛先從自身找原因,迅速調整工作狀態,克服時差、語言、飲食習慣等困難,摸索適合新疆當地的教學模式,為受援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除了承擔每年近400學時的教學任務外,還主動請纓,承擔了學校的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任務。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他推翻了原有的教學機構改革方案,重新制定了適合該校的教學機構改革方案。

學生們認真的聽著李俊剛講課。

  自2017年3月入疆伊始,他就利用各種機會深入幼兒園一線,實際了解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狀況,經常根據不同縣區幼兒園的實際需要送教下鄉,利用繁忙工作之餘,擠出時間開展各種專業講座。2017年終歲尾時,學校放寒假了,本就比其他援友晚走幾天的李俊剛,下午也即將返程,可上午他還在給阿勒泰地區師范學校全體教師作《幼兒·幼師·幼師的老師——基於學校轉型期觀念變革的思考》的精彩報告。2018年7月初,所有中期輪換人纔均已結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他卻和組織申請再留幾天,因為他還要與阿勒泰市和北屯市的13所幼兒園約定的《幼兒園教學有效性的特征與實現》學術報告做完。

  在疆期間,他實地考察了阿勒泰地區的5縣23鄉鎮50多所幼兒園(其中包括7所牧民新村的教學點),並通過專題講座、座談、聽評課交流等形式,與同行進行交流,解答教師的困惑,分享自己的經驗。在幼兒園視導、觀摩過程中,幼兒園有需要,無論工作多忙、多累,他都會說:『你們需要什麼,我就講什麼』。正是這樣的工作勁頭和對事業不計名利的熱情,使李俊剛在阿勒泰各縣市幼兒園聲名遠播,各地幼兒園紛紛邀請李老師參觀、聽評課,對幼兒園建設與發展提出建議。

  通過對阿勒泰地區師范學生實習狀況的走訪了解,最終形成1萬餘字的《2017年阿勒泰地區師范學校實習指導工作調研報告——基於阿勒泰地區28所幼兒園的調查》調研成果,並得到學校的認可。

  在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李俊剛是學校裡到校最早、離校最晚的人。他為學校起草了《十三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教學質量監控制度》《課程規范管理制度》《課程設置規范》等19份文件和規章制度。目前,該校的管理以及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仍以他起草的文件為標准執行。他開展各類講座、座談70餘場次,在園聽評課活動百餘節次,每次都有點評、有反饋,使上千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受益,為提昇阿勒泰地區學前教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當地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李俊剛被黑龍江省第三批對口援助新疆前方指揮部評為『優秀乾部人纔』,多次被阿勒泰地區教育局評為『送教下鄉先進個人』,被阿勒泰地區教科研中心評為『優秀視導工作者』等稱號。

  李俊剛平凡無奇的外貌下卻另有一番傲骨,他常說:『總覺得自己還能為當地教育事業多做一些,多留一些』,李俊剛在援疆期間所做的工作,徹底改變了當地對援疆教師在教課、傳幫帶上給予智力支橕的傳統看法,他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智援疆,讓智力援疆的種子在新疆落地生根,為當地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援疆,是他為自己的人生畫卷涂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