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白手起家創辦黑龍江省第一所民辦高校 記黑龍江東方學院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孟新
2019-02-11 09:09: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春節前夕,距離黑龍江東方學院寒假已經過去20多天,但89歲的學校理事長孟新仍然一大早來到學校。他來看看校園有沒有打理好,看看仍然在值班的教職工有沒有什麼需求。

  回首1992年,進入花甲之年已經退休的教育專家孟新,找到了其他三位『老伙伴』,依靠借來的幾十萬元和租借來的校捨白手起家,創辦起我省第一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黑龍江東方學院。

  『當時我們的信念,就是要用自己晚年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在龍江大地上建起一座「人民的大學」。』孟新回憶說。這個信念,他不但自己堅守了一輩子,也將這種精神信念傳承了下去。

  教育部很多相關負責人提起黑龍江東方學院也會紛紛『點贊』,他們覺得,這種『東方精神』纔是民辦高校應有的氣質,纔是中國民辦高校能夠蓬勃發展的基礎。

  不做千萬富翁只想辦個好大學

  孟新的辦公室,出人意料的簡單,辦公桌有的地方已經沒了『皮兒』,雖然面積不算小,但卻擺滿了『雜物』。他笑著說,『辦公室這麼大也沒用,我就挪用一部分給學校當「倉庫」了。』

  『我個人在學校少花一分錢,就能給學校多投入一分錢。』回憶起創業的艱辛,孟新感慨萬千,『剛辦東方學院時,我只能在一所公立大學租間辦公室,兩張舊的辦公桌是我從原來工作的學校拿來的人家淘汰不要的。』當時,幾位校領導每月只拿200多元的津貼,而通勤車司機工資是600多元。

  2005年,按有關規定,民辦高校『可以一次性給予舉辦者相當於學校淨資產15%的獎勵,成為舉辦者初始出資額』。當時東方學院已經成為我省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民辦高校,若按此規定執行,孟新和幾個創辦人每人可以取得幾千萬元的個人資產,轉瞬變成『千萬富翁』。

  但孟新和創辦人們卻在學校黨代表大會上鄭重宣布——『我們永遠不會謀取學校資產任何形式的個人所有,管理上實行「親屬回避制」,並將這些寫入學校章程。』

  不當老板只想成為老師學生的好『伙伴』

  來到學校,孟新給值班的教職工拜年。『小孫,你的臉色怎麼不太好?是不是有什麼心事?一會兒去我辦公室「聊聊」,有什麼問題,學校都能盡量幫著解決。』孟新笑著對一名教職工說。

  孟新告訴記者,在東方學院工作,雖然沒有國家事業單位乾部員工的身份,但每一個員工都是學校的主人。學院按照黨和國家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制定了教職員工工資待遇在2010年基礎上實現翻番的規劃,近10年來多次為全體教職員工上調工資和課時酬金。

  學院還號召共產黨員和教職工捐資幫助困難學生繳納部分學費;允許學生休學打工籌措學費,設立勤工助學崗位,幫助困難學生解決經濟困難;設立高額獎學金,實行學習進步獎制度。學院創辦以來,共有萬餘人次獲得獎學金和學習進步獎,其中家庭困難學生佔近70%,學校共支付獎助學金總額近2000萬元。

  不要榮譽加身要助力民辦高校提檔昇級

  走在哈南新區東方學院的校園裡,記者感受到這裡不但設施齊全,而且設計十分人性化,學校的圖書館在每一個學習桌上都配備了臺燈和電源,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供學生學習和休息的區域。

  『哈南有很多工業基地,而我們東方學院培養的正是應用型人纔。我們來到這裡,既可以助力哈爾濱城市發展,也能給學校提供繼續發展的動力。』孟新說。東方學院哈南新校區於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區圖書館已有200多萬冊藏書、實驗儀器設備價值7500多萬元、資產總值14.7億元,實現了從三易校址到三次跨越式發展的奇跡。

  孟新的辦學成就和立校為公的義舉,造福了萬千龍江子弟和數萬家庭。近10年來,孟新曾被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乾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個人』、『高校教師道德模范人物獎』。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