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用組合拳破解課外『超綱輔導』(代表之聲)
2019-01-17 12:2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國人大代表  張詠梅

  標本兼治、系統治理,纔能切實根治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這一難題,共同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當前,如何破解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是基礎教育的一大痛點,也是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2018年全國兩會,『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注。

  有家長抱怨,很多課外培訓機構只教『知識』不重『管理』,孩子參加培訓班後成績不進反退,原來是在那裡迷上了網游。還有家長感嘆:家裡要是沒個讀書的,你都不知道補課有多貴!

  既然如此,為何課外培訓機構仍然這麼火?一方面,『唯分數論』的觀念仍有市場,家長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進而演變為相互攀比、一味跟風。另一方面,減負的相關政策在具體實施中未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個別學校片面『一刀切』造成『課內減負,課外增負』以及個別教師『課上留一手,課外露一手』的現象。

  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在『逐利』過程中『畸形』發展,反過來也對學校教育及教師隊伍帶來衝擊。另外,基礎教育的發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在師資水平等方面確實存在客觀差異,加之社會大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強烈,很多所謂的『提高班』『競賽班』『名校直通班』受到瘋搶。

  破解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除了引導家長理性謹慎的選擇外,還要規范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使培訓機構真正成為促進孩子多樣化發展的有效平臺。要明確校外培訓機構准入標准,將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部門協作形成整治合力,加大聯合執法的力度,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規范以『應試』為導向的課外培訓機構,治理部分學科超綱教、超前學等培訓行為。

  與此同時,學校應充分發揮主陣地作用。一方面要『有所不為』。減負不等於減課程,減時間不等於學生不要刻苦學習。不機械地規定或控制學生在校時間,給予學生自主權,實行學生學習內容和在校時間的差異化、彈性化管理。杜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或受聘校外培訓機構。

  另一方面還要『有所為』,即在學校責任范圍內敢作敢為。師德引領『有所為』,要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教學質量『有所為』,減輕課外負擔本質上是提供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提高課堂效率,提昇教學質量,真正讓學生在課外減負。

  還應當提倡學校向學生免費開放學校教育教學資源,鼓勵學校教師課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輔導。學校的免費資源開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課外培訓機構的『超綱輔導』,有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求知。一些名優學校也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通過教育幫扶,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實現優質資源多方共享,合力緩解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只有打好組合拳,做到標本兼治、系統治理,纔能切實根治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這一難題,共同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本報記者 魏哲哲 整理)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