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我省高校首批20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公布 2:1直播互動課成選修『搶課王』
2019-01-03 10:25: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沈麗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2日訊 創新思維方法、無人機航拍、博弈論與人工智能、數字農業技術應用、3D打印、創新工程實踐、西方哲學智慧、古詩詞賞析與文化……這些在傳統理工科專業中很少涉及的新課程,如今在理工類高校中可以選修了。近日,省教育廳公布了我省高校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認定哈爾濱理工大學『地方高校新工科應用型人纔產學研協同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等20個項目為首批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記者走訪了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了解到,2018年以來,各高校在新工科應用型人纔的培養上,正在從傳統的『老工科』向多學科融合的『新工科』轉變。

  哈爾濱理工大學 『老工科』專業昇級改造智能制造實驗室

  哈理工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面向新工科建設的多學科融合卓越人纔培養模式研究》負責人王義文教授告訴記者,從2018年開始,哈理工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學院、計算機學院等多個學院之間的教學模式都進行了多學科融合昇級。比如機械學院的機器人技術專業的智能制造實驗室,需要新材料、新能源、自動控制、管理學等多個專業交叉,利用VR虛擬仿真技術,實驗室模擬無人工廠,用機械手實現物料的上下料、自動傳送、加工,模擬企業的運作流程,從庫存到財務、生產調度等,讓同學們在虛擬實驗室中,就可以完成在企業的實踐過程。

  據了解,目前哈理工機械學院的實踐類課程在課程表中的佔比從以前的不足20%提高到25%以上,隨著新工科多學科融合的深入,未來這個比例還會繼續提高。

  創新工程實踐課程成選修課『搶課王』

  哈理工教務處教學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下學期的選修課中,創新工程實踐(直播互動課程)中預選報名人數為171人,最終實際上課人數為84人,競爭十分激烈。同學們對創新實踐課非常感興趣,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搶課都沒搶到,只能輪到下個學期繼續搶。除此之外,3D打印技術與應用(在線課程)搶課也十分火爆,預選報名293人,最終上課人數為185人。這兩門熱門選修課都和新工科融合相關,大多數同學都意識到了工科類專業實踐的重要性。除了這兩門課程以外,2018年的選修課程中包含四大類近300門選修課,課程內容涉及理工類、農工類、文史類等多個領域,有些同學一個學期甚至要選上兩三門課,周末時間也在學習。

  黑龍江科技大學 加深校企合作搭建多維實踐平臺

  黑龍江科技大學的新工科實踐項目《面向新工科的機械類專業工程實踐教育體系與實踐平臺構建探索研究》,也對如何加強新工科的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據該項目負責人黑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劉元林教授介紹,構建學生科研創新實踐平臺,以各類實驗室、學術研究中心、校內外實習基地、學院實驗教學中心、校企合作單位等研究力量為依托建設大學生實踐創新基地,形成一個大的跨學科創新實踐支橕體系,促進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

  深化校企合作,與相關國有大中型企業單位深度合作,以成立實訓基地等方式積極搭建學生社會實踐平臺,將工程實踐與專業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相關實踐教學資源整合,使學生專業視野進一步拓寬,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探索『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建設

  劉元林教授告訴記者,黑龍江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是采礦工程、機械工程為主的傳統老工科,在當今迅猛發展的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產業,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設的內涵,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改造昇級傳統工科專業,主動布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纔培養。創新大學組織形式,促進『理工』『工工』結合,『工醫』『工農』『工文』交叉。黑龍江科技大學正在搭建『智能設計與制造』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探索『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建設。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