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龍江要聞
搜 索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牛曉霆:用文心與匠心傳承木作技藝
2018-12-24 09:47:1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蔣平 馬雨彤 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牛曉霆(左一)正在為學生講授明式家具制造技藝。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黑龍江日報12月21日訊 木作包括家具木器行業及其作坊,在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牛曉霆看來,這技藝不同於技術,是道與技的融合,是文心與匠心的統一。『我想做真正的「木作技藝的傳承人」,我的理想是通過對木頭本身的重新解讀,對明式家具的再設計,把過去僅父子相傳、師徒相授的傳統技藝交到更多青年手中,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永續流傳。』牛曉霆說。

  為學手藝

  他從大學生變身『學徒工』

  在牛曉霆辦公室,有一張寬兩米多的桌子和兩把線條極具美感的椅子。這些桌椅便是牛曉霆用千年烏木制成的明式家具。他創作的系列明式家具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為技術支橕,采用古代傳統卯榫結構和手工木作技術,充分展現了明式家具的精湛技藝。如今,牛曉霆已能帶領團隊做出大體量這樣的明式家具,然而回想起當初求學的日子,牛曉霆仍記憶猶新。

  大三實習時,牛曉霆找到了享譽京城的百年老字號、硬木家具京作代表的『龍順成』實習學藝,從大學生變成了『學徒工』。在這裡,牛曉霆從劃線技術開始學起,一學就是七八年,不僅習得了技藝,也漸漸懂得了明式家具的靈魂所在。

  為做精品他不要設計費要產品

  雖然學藝有成,但牛曉霆並不滿足,而是回到學校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牛曉霆著作頗豐,獲得了學術界和教育界的認可,家具廠商也向他遞來『橄欖枝』。

  2013年,北京『太豐元』居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多番聯系牛曉霆,希望合作。考慮良久,牛曉霆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不要設計費,要產品;二是家具生產流程要全程監督。『要產品,是為了能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真正的明式家具。在學校裡,這麼大體量的珍貴木材比較少見,我希望學生們能開拓眼界。領著學生全程參與,這既對產品負責,也希望讓學生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2014年8月,『明韻禪宗』經典明式系列家具47款一次成型出廠。同年9月,在上海舉辦的第20屆中國國際家具展上,該系列中的官帽椅、圈椅、翹頭案等27件家具征服了觀展群眾的目光,也獲得了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中國家具行業領軍人物澳珀家具首席設計師朱小傑、古家具收藏家馬可樂等人的高度評價。

  『大家看到的是這個系列47款一次成型出廠,而大家沒有看到的是在出廠之前,我們反復計算推敲的日日夜夜。』回想起那段與工人們在廠房裡同吃同住的日子,牛曉霆不無感慨。從圖紙到實物,從平面到立體,為了抓到明式家具的靈魂與氣韻,牛曉霆帶領團隊繪制了1:1比例的圖紙,並將誤差控制在1毫米以內。少1毫米則不圓潤,多一毫米則顯累贅。在制作之前,牛曉霆帶領團隊幾經易稿、反復打樣。『你們看這把木椅,上邊這塊叫搭腦。一旦打磨得狠了,這塊就會出現死棱,非常難看。所以我們當時為了找到最完美的呈現方式,做了15把左右的木椅,耗時半年纔定型。』

  為傳技藝他創辦學會創新教學理念

  正是憑借著對木作手藝的鑽研和對匠人精神的堅守,牛曉霆成為中國藝術紅木家具專委會最年輕的專家顧問。2017年,他還獲得了『龍江工匠』榮譽稱號。

  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牛曉霆知道,弘揚傳統文化,推廣木作技藝,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和同行業專家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式家具委員會。』牛曉霆介紹,來自全國的設計師、企業家、研究學者、工匠們將在這個平臺上?力同心,制定行業標准,推動行業發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牛曉霆對木作技藝的愛是久長的,更是深沈的,他時時擔懮著這門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因此,他不僅要當『匠師』,更要做良師。在課堂上,牛曉霆會給學生們展示海黃、紫檀等幾十個樹種的樣板塊,也會拿著明清家具一比一的結構件逐步拆卸給學生看;課堂下,牛曉霆帶學生到古玩市場觀摩家具。教學方法的多樣和教學理念的創新,使牛曉霆在學生中贏得了好口碑,也讓他獲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中國家具設計教育名師獎。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