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教育  >  龍江教育  >  教育資訊
搜 索
上個學要用多少APP?——校園APP泛濫現象調查
2018-12-14 07:44: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謝櫻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記者 謝櫻

  近日,湖南一所高校『掃碼洗澡』的新規定讓不少學生覺得鬧心,也讓校園APP泛濫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查發現,從選修課程APP到交電費APP,再到洗衣服APP,部分校園APP頂著『智能』的頭銜,出著各種傻瓜的錯誤;打著『快捷便利』的幌子,卻處處給同學『添麻煩』;軟件頻繁『罷工』、廣告叢生,讓使用者苦不堪言……

  『上個大學,手機多出一個頁面的APP』

  12月2日,長沙理工大學公寓熱水服務中心發布了一則通知,稱熱水系統將昇級改造,昇級後支持手機『無卡消費、充值、報修和信息發布』。系統需要更換宿捨內的熱水表,這意味著原有的熱水卡已經無法使用,需要下載一個APP,『掃碼』後纔能洗澡。

  此舉一出,立即引發學生吐槽一片:『平常洗澡只要插卡就行,現在需要打開手機,連上藍牙,再打開APP,然後再掃碼洗澡。』『浴室裡本來就不是適宜帶手機的地方,不明白為什麼連洗澡都要掃碼』『為了洗澡,我還特意給手機買了個防水袋』『萬一洗著洗著手機沒電關機了怎麼辦』……

  武漢一職院的學生也有同樣的經歷:『我們校區也是用手機掃碼洗澡,非常不喜歡這種形式,每回洗澡手機屏幕都進水蒸氣。』

  『因為學生長期反映,使用的校園卡種類太多,而原有熱水卡容易丟失、充值不方便,因此學校對水控終端設備進行昇級改造。』8日,長沙理工大學發布回應稱,學校已於6日重啟了宿捨熱水用卡開啟功能,學生只要辦理激活卡手續,便可同時使用兩種方式開啟熱水。

  可事實上,如今讓高校學生煩惱的不是『卡太多』,而是『APP太多』『掃碼太多』。

  『我們學校前段時期也進行改造,把原本免費的取消了,弄了一個掃碼付款的吹風機,吹一分鍾一元錢。一個樓層就兩個,掃碼還要排隊。』一位同學告訴記者。

  『開門禁、打開水、交電費、洗衣服、選課、看課表、刷課、上課簽到都有各自的APP。學校各部門要求裝的軟件十來個,一個軟件只能實現一個功能,各自為政。』一位大學生對此非常無奈。

  『上個大學,手機多出了一個頁面的APP。16G內存的智能手機表示吃不消。』一位大一學生說。

  課程綁定、強制使用讓校園APP『橫行』

  記者調查發現,校園APP通過與學生成績、評優掛鉤而橫行校園,霸王條款、信息泄露、廣告叢生已成為學生用戶『難言之痛』。

  ——強制使用,與成績、學分掛鉤。『學校要求我們用一個體育APP記錄跑步次數,最終將其計入體育課成績。』很多同學對此很不理解,『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打籃球、踢足球都能增加運動量,為什麼一定要強制學生使用APP來計算跑步量纔算運動了呢?』甚至還有同學發現:『我在學校裡看到過一個男生拿著4個手機在跑步。』

  一些學校還強制推廣與校園功能、學生學習都無關的軟件,想方設法使之與學生成績、班級評優掛鉤。『學校開大會要求學生使用某個軟件,每個人都要注冊、發言,並且要把截圖發給班委進行登記,不然班級就不能評優。』一位學生對此很無奈,『我們只能在按照要求使用後立即卸載,但這還是給APP制造了一些漂亮的僵屍「用戶」。』

  ——利益裹挾,學生成了『唐僧肉』。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年輕人是手機軟件產品的主要用戶群體,而高校學生基數大,推廣起來更為快速。因此很多APP商家通過一些優惠獎品、贊助項目或者直接給回扣的方式,讓學校幫忙推廣、引導學生下載使用。』

  不少學生向記者反映,一些APP的使用規則堪稱『霸王條款』,沒有選擇權的學生則成了『唐僧肉』:『你需要先到校園網裡充值,纔能在APP裡給電費充值。』『熱水費一次最少充200元,餘額不退。』

  ——廣告叢生、信息泄露,APP使用體驗堪懮。『這些APP不僅數量過多,而且質量良莠不齊。一些APP每次點擊進入時還會自動跳出網游、貸款等廣告。』湖南一高校學生吳同學表示。

  記者在手機軟件下載平臺中某APP的用戶評論中看到,河南某學院、華北某水電大學、鄭州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紛紛給出『差評』:『學校強迫下載,不能忍』『學生信息泄露』『難用,垃圾軟件』……

  泛濫的校園APP何時休?

  『如今各高校都在推廣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校園」,這是「互聯網+」時代不可抗拒的趨勢,但泛濫的APP不僅沒讓校園變得「智慧」,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讓學生不堪其累。』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李斌說。

  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丁加勇指出,對於校園APP泛濫現象,應當像過去的校園一卡通一樣,對不同功能的校園生活服務類APP進行合並和減少。『如今很多高校都開發了自己的校園APP,完全可以在此平臺上整合各類校園功能性服務,這在技術上並不是一件難事。』

  李斌認為,學校作為管理主體,首先應當加強前期把關、審核,對於師生使用校園生活服務類APP,必須保證其公益性、公共性、安全性。對於具有不同功能、使用體驗的APP,應充分尊重大學生校園APP使用的選擇權,以優質的服務品質吸引大學生主動自願安裝使用。

  『校園信息化、智慧化必須以使用者的體驗為核心,以方便為目的。只有注重服務和公益性,有效服務師生的生活、學習,遏制泛濫的廣告和不良信息的傳播,纔能讓大家用得便捷、順心。』丁加勇說。

責任編輯:王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